第66章 乡试第一日(1/2)
金陵城的八月热浪滚滚,瓦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秦淮河畔的柳枝低垂,叶子边缘微微卷曲,像是被这灼人的暑气炙烤得失了精神。
贾环站在客栈二楼的窗前,望着不远处贡院那高耸的围墙。他下榻的这家\"聚贤楼\"离贡院不过百步之遥,是府试时住过的老字号。房钱比别处贵了三成不止,但胜在方便——这是金陵城所有赶考举子的共识。
\"三爷,该收拾考篮了。\"顺儿站在一旁惴惴不安地提醒道,\"寅时就要进场,听说今年检查格外严苛...\"
贾环收回目光,转身检查起考篮中的物件。墨是最上等的松烟墨,砚是端溪老坑的石砚,笔匣中排着大小七支湖笔,都用棉布裹得严严实实。食物则是提前备好的薄饼、肉脯和几味不易变质的干果,都用油纸包着放进藤篮。
\"蜡烛、油布、笔墨纸砚...\"贾环逐一清点,又从包袱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小心地塞入篮中。这是他在扬州时从一位老医师那里得来的药丸,专治暑热眩晕。
丑时将尽,客栈外已有人声。贾环穿戴整齐——一身半旧的靛蓝布袍,腰间只束一条素白布带。这是科场不成文的规矩:衣着愈简愈好,免得太招摇惹监考官注目。
金陵贡院外早已人头攒动。上千名生员提着考篮,在灯笼的微光中排成长龙。远处几个衙役举着火把维持秩序,时不时传来一两声粗鲁的呵斥。
\"按牌号排队!别挤!\"
\"解衣脱帽接受检查!有夹带的趁早自首!\"
贾环找到自己的牌号队列站定。月光下,贡院那座巨大的牌坊显得格外威严,上面\"为国求贤\"四个大字依稀可辨。队伍缓慢前移,不时传来搜检衙役的斥骂声——有人因被查出藏在鞋底的纸条而当场逐出,哭声、骂声混成一片。
\"脱帽!解衣!\"
终于轮到贾环时,一个满脸横肉的衙役粗暴地喝令道。他强忍着不适褪去外袍、脱下鞋袜,连发髻都被拆开检查。另一个衙役则翻遍了他的考篮,每样物品都拿在手里掂量。那瓶药丸被倒出来一颗颗检查,薄饼被掰开揉碎,甚至连砚台都被敲打试探是否中空。
\"进去吧。\"折腾了近一刻钟,衙役终于不耐烦地挥手放行。贾环迅速穿戴整齐,提着已经凌乱的考篮快步走入龙门。
贡院内又是一番景象。一条宽阔的甬道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号舍,每个不过三尺见方,三面是墙,前面敞开。号舍上方悬着一排油灯,在晨风中摇曳不定,投射出诡异的光影。
贾环按卷上的字号找到自己的位置——\"地字十二号\"。号舍内只有一块当凳子用的木板和一块充作桌案的窄板,角落里放着马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八月的江南本就闷热不堪,近千个号舍聚集一处,空气中更弥漫着汗臭与各种异味。
\"咚——咚——\"
沉重的鼓声突然响彻贡院,随之而来的是监考官威严的声音:\"诸位生员各就各位!试卷即刻下发,不得交头接耳!\"
贾环深吸一口气,在自己的号舍内坐下。木板上还残留着前人的汗渍,摸上去黏腻不堪。他从考篮中取出笔墨,又将油布摊开挂在号舍前——这是防尘挡风之用。
\"天字号试题!地字号试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