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现在,就是让国际重新聚焦的最好机会。(2/2)
廊桥好像在晃,她走得战战兢兢,索性等一步身后的人。
“季林越,他们说这趟航班会延误。”
“他们说的是可能取消。”
飞机七拐八绕才走上滑行道。
还未起飞,塔台传来确切的消息。
“请CA925立即离开跑道,迅速返回远机位。”
曲折的航班终于有了结果。
机长和乘务员安抚乘客,大致解释了脉络。
受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影响,J国即日开始举国管控,包括但不限于不接待所有前往或即将前往J国的航司。
随即,ISU官网发布最新文章:
原定于下周在J国琦玉举办的总决赛无限期延迟,或有取消可能。
口罩束缚着口鼻,叶绍瑶觉得有些窒息。
消息一下在所有运动员间传开,像炸开的烟火。
“我们被困在这里了!”有人放大五官,夸张地双手抱头,一副天塌的模样。
“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飞机还在滑行状态,请您系好安全带,保持冷静。”
这趟航班是经俄国站确定进入总决赛名单的运动员前往琦玉的唯一选择。
大家集体出动,教练团队浩浩荡荡百余人。
还有不少ISU的随赛官员。
还未开赛的总决赛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被迫卡在入境环节,不上不下。
飞机回到原点。
季林越在众多新闻里翻到J国的最新防疫政策,翻译器无情地阐述现实。
几乎与封国无异。
而比赛无限期延迟,基本上也无再解封启动的可能。
这糟糕透了。
但还好,他们正在祖国的热土,这是他们最庆幸的事。
“你现在告诉我,有哪些运动员已经到达琦玉?”ISU官员正对手机大动肝火。
“官方酒店传回消息,他们还没有输入任何运动员的入住信息。”
也就是说,所有非J国运动员都在域外,总决赛是否举办还有转圜的可能。
傍晚,他们在机场滞留的第六个小时。
ISU发布正式推文:
[非常抱歉,我们在今天早晨被告知将于下周在J国举办的ISU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取消。
事实上,我们现在被同样的事情所困扰,COVID-19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这很遗憾,但我们也感谢J国冰协对此做出的努力与支持。
另外,为了保证本赛季大奖赛的完整性,我们希望国际滑联成员国向我们发出承办总决赛的邀请。]
出发点是表明遗憾,但落脚点是展望。
所有人都不希望奥运赛季变得潦草不堪。
几乎是条件反射,叶绍瑶给冯蒹葭打去电话:“教练,您看见国际滑联的邀请函了吗?”
“我正在开会,”冯教练压着声音回复,“刚看见,然后呢?”
“华夏有申办的可能吗?”
“现在华夏的疫情形势也很严峻。”
“没有可能吗?”
可现在许多运动员都困在华夏,这是大好的机会。
手机那头,冯蒹葭被冬管中心的领导提醒按下手机,保持会场秩序。
电话没有挂断。
叶绍瑶误打误撞听到了领导的陈词。
原来也是因为总决赛取消而紧急召开的会议。
“我们打算向ISU申请大奖赛总决赛的承办资格,各位线上和线下的同仁怎么看?”
电话没有免提,远方的声音极微小。
但却是平地一声惊雷,把凑近耳朵的叶绍瑶和季林越炸了清醒。
“我听到了什么?”
像埋伏在暗处的狗仔,这是他们蹲到的第一手新闻。
季林越老实复述了一遍:“华夏计划积极申办总决赛。”
很难相信,连续几年推掉承办国际赛事机会的华夏滑协居然挺直了脊梁骨。
但有人在现场发问:“我国目前的国际航班很受限,除了首都和沿海部分发达城市,几乎没有直达航线。”
要知道,现在国际环境严峻,办理签证和出入境极其困难。
“那就从首都和沿海城市的冰场考虑。”
近处的桌椅拉动,冯蒹葭首先表态:“我认为首都经济发达,近两月的疫情相对平和,具备申办总决赛的能力。”
“首都是我国重要的对外交流中心,人口庞大,一旦破开口子接纳几百上千号外国人,不定会对疫情反弹有所冲击。”
“但事实上,大部分运动员已经滞留首都国际机场,并进入附近酒店休息。”
四座炸开惊讶声。
“我们可以奉行ISU的‘气泡’管理政策,在保证比赛正常举行的情况下,尽最大力度不给社会造成压力。”
这话很受与会领导的喜欢,也与他们开会的初衷相符。
但保守派仍然反驳:“比赛不急于这一时。”
“冬奥会是华夏举全国之力筹办数年才有的结果,如今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给我国参赛运动员一个机会。”
因为连年放弃承办国际赛事,华夏几乎上了ISU的黑名单。
裁判席上很久没有华夏人的影子,遑论裁判长和技术专家。
运动员也很少被滑协放出去参加国际比赛,除了叶/季,其他运动员的节目内容分能和同水平运动员差一大截。
华夏的花样滑冰正在或主动或被迫与国际脱节。
而现在,就是让国际重新聚焦的最好机会。
他们要给冬奥会造势。
反驳的声音逐渐小了,多了窸窸窣窣的私语声。
局面已经很明朗。
“冯教说得很对,我们刚好也需要一场预备赛,来检验我们的冬奥场馆。”
是为了冬奥会特地改造的首都体育馆。
是刚浇好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