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他们落后于别人的,都会步步赶上。(2/2)
容翡有气无力,没睡醒似的,一头靠在叶绍瑶的肩膀。
“当然是总局的风。”
墨镜的晒痕还挂在脸上,泛着仍有温度的粉色,应该是刚伤的。
看来回国确实紧急,几个月的长假就这么被无情掐掉。
“我都心疼。”
叶绍瑶捏了捏她粗糙的皮肤,指尖似乎能感受到沙滩上颗粒感的海风。
不过容翡并不担心这个:“咱们在冰上养着,一个月就能白回来。”
那倒也是。
表彰大会预计需要一上午的时间。
会议进程密集,有各级领导讲话,有冬管中心述职,华夏军团斗志昂扬,在多个项目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突破。
冰舞的表现不是最佳,安排给叶绍瑶和季林越的位置稍微靠后,但会议厅里灯光璀璨,把他们也笼罩其中。
他们甚至收获了两枚小小奖章,刻着国旗,还有他们的名字。
“这是上面发给大家的纪念章,希望各位能踔厉奋发,再接再厉。”
表彰大会结束,接踵而来的又是各个部门的总结会,由各部门领导各自举行。
花滑协会趁手里的东西还热乎,在附近借了一间会议室,就地召开。
向上级的工作汇报,换汤不换药,改成了向运动员的周期总结,内容都大同小异。
只是在展望新奥运周期时,领导着重强调了备战首都冬奥的重要性。
不输当年的夏奥。
不知道四年之后的华夏队,会新加入谁,还剩下谁,但他们都是为国拼搏的一员,都为了自己或高于自己的利益。
金承奥又翻过一页讲稿:“最后,关于新赛季的部署,我们将做出一点改动。”
该来的还是会来。
“经体育总局批准,自下赛季开始,花样滑冰项目暂不设置国家队,俱乐部将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
掷地有声,叶绍瑶用余光左右望,难怪连久未谋面的穆百川教练都来了。
之后是各俱乐部董事和股东的联席会,和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久坐的叶绍瑶终于可以起身透气。
其他运动员也纷纷离席,似乎有话不吐不快。
“不组织国家队,赛前展开统一选拔,冬管中心只为参赛运动员提供集训场地,听起来会不会比较公平?”她还没有完全厘清这个机制。
“可能会,但也可能造成俱乐部之间的恶性竞争。”
俱乐部制度在华夏发展了小二十年,老牌俱乐部的体系自然更成熟,那些新兴俱乐部的管理肯定还有差距。
如今所有运动员回归俱乐部,训练都由所在俱乐部负责,还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以大吃小的局面。
不过每个运行办法都有利弊,即使花滑运动引入华夏几十年,也不敢说自己的一系列举措都奏效。
只希望他们可以在步步试错中找到真正可行的路子。
……
原本还归家遥遥无期的两人,因为季林越的肩伤被迫放假。
把温女士都吓了一跳。
突然出现是一回事,看孩子身上挂了彩,又是另一回事。
“怎么搞成这样?”一个激动,她被针尖戳破了手,抿着嘴上前。
季林越回答:“在比赛时脱位了。”
叶家夫妻俩闻讯下楼,个个都皱着眉。
“以前托举也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脱位了?”
发言代表叶绍瑶用哲理做比喻:“崭新的白纸反复折叠,也会有破掉的时候。”
总之,体育运动就是不断消耗身体的过程,所以才有前半辈子赚钱、后半辈子养伤的说法。
“闺女,你身上没事吧?”叶先生围着女儿左看右看。
“有时候会感觉不利索,但都不是大问题。”
他们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伤小病多了去了,若真要一五一十,搬来板凳可以说上一天。
“真的?”
“真的,”叶绍瑶点头,随手搬了个侧腿,“你看,我现在比季林越健康得多。”
在家当了两天宝,周末一过,叶家夫妻俩都上班去,家里一下就清静了许多。
叶绍瑶觉得,自己似乎也染上了闲不住的毛病。
但因为懒得用棉衣棉裤包裹自己,她每天的活动范围也只限于去季林越家走走,探望将养的病号。
不像两位女士每天上街,风雨无阻。
“不行,我快发霉长蘑菇了。”
她瘫坐在床边,这回连季林越的房间也逛腻味了。
季林越看窗外:“那我们去花卉市场逛一逛?”
最近冰雪消融,早市和步行街重新开始热闹。
尤其是全岸北最早迎来春天的花卉市场,从早到晚挤满了人,大家都想给家里装点一抹春色。
“你陪我?”叶绍瑶打量说。
离拆石膏还有几天,季林越的肩着不得风,她可不想成为耽误他身体恢复的罪人。
“我想好了,利用这几天假期去考教练证,”她说着自己的计划,“昨天冯教练也联系我,问我有没有兴趣给她手里的小运动员编舞。”
休赛季是大家喘口气的时候,休养生息的休养生息,准备新节目的准备新节目。
那对小冰舞今年升组,适应青年组的规则还要费一些心思,她是过来人,可以给一些实用的建议。
只是她和季林越的进度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停滞,原本联系好的IAM编舞师,也要无限期推迟了。
“瑶瑶。”
“怎么啦?”
“我们可以考虑恢复学籍,下半年去首体大报道。”
身体复健要循序渐进,他们在短时间内的训练肯定无法进入正轨,不如分些精力尽快完成学业。
叶绍瑶笑着回答:“行。”
他们落后于别人的,都会步步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