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谁家好人在元旦节训练啊?(2/2)
热身后,他打开邮箱,和索洛维约娃交代一些编排上的问题,自由舞结尾的舞蹈有些突兀,很考验他们的能力。
无论默契如何,他们都互相绊倒过很多次。
叶绍瑶尝试改动过几个版本,但自觉把握不住人物的性格,还是打算把任务交给专业的老师。
助教当然也得尽职,等待回话的功夫,李葳蕤召集他们做动作示范。
“我想要漂亮姐姐教我。”
“我想看那个哥哥做后压步。”
四个人交替上阵,工作还挺轻松。
早课结束,孩子们放归猴山,李葳蕤终于完成教学任务,和他们说说笑笑:“吃饭去吗?”
“可以点菜吗?”
叶绍瑶起得早,胃里的早餐已经消化一空,肚子打着鼓,叫嚣自己的抗议。
……
四大洲开幕之前,叶绍瑶和季林越挤出时间回了一趟岸北。
在首都吸了许多天雾霾,看到岸北熟悉的蓝天,她有些动容。
明明就快到家了。
“近乡情更怯?”季林越笑她。
“闭嘴,你不懂。”
她恨不得立马飞回小区,和爸爸妈妈共度晚餐。
不过这个时间,叶先生应该还没下班。
熟悉的手机铃响起,季林越接通电话。
“绍瑶在你身边吗?”是邵姨。
“在。”
他打开免提,猝不及防听见一句“这死孩子,又把手机静音”。
泪水卡在眼眶淌不下来,所有悲伤情绪戛然而止,叶绍瑶命令:“挂掉。”
“挂什么挂,今晚吃火锅,快回家,赶紧的,”邵女士说,“林越,你也一起上咱家来。”
晚上六点,天幕已经黑尽。
万家灯火的每一盏都照亮着人们,他们在灯下其乐融融,和家人快意畅谈。
还在楼梯口,叶绍瑶已经嗅到火锅底料的味道。
谁家吃这么好?
家门虚掩着,柔和的光破开阴影的缝隙。
是咱家!
餐桌的四角都摆上凳子,锅里的汤水已经沸腾冒泡,就等家里的小鬼夹一筷头。
“妈,”没带行李箱回来,叶绍瑶两袖清风,一步跨上楼,“爸爸!”
温姨和季叔叔也在,电视放着新闻联播,主持人字正腔圆的播音成为和谐的背景音。
“快来,牛肉要煮老了。”
碗里的蘸料也是兑好的,就等坐下开吃。
叶绍瑶刚坐下,手还没碰碗,就被邵女士敲了一筷子:“洗手。”
她有样学样,拿起筷子敲在季林越的手背:“洗手。”
可不能让自己一个人吃瘪。
厨房备好的荤素下了一盘又一盘,男人们喝酒聊天,女人们同样仰头一饮而尽。
季先生的醉意上头,怂恿两个孩子也干一杯。
温女士在暗处踹了他一脚:“什么毛病。”
邵女士也搭腔:“还是小孩子,喝什么酒。”
“我喝呢,我能和季林越吹半瓶。”叶绍瑶挺胸擡头。
不过集训队对喝酒管得严格,教练的眼睛和摄像头似的,让他们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季林越被她口出的狂言吓得瞪大了眼睛。
手里只捧着一杯橙汁,她怎么也和喝大了似的。
宴席接近尾声,餐盘里的菜品只剩下搭衬的厚皮菜,铜锅里的汤汁加了又加,沿着盆沿留下一圈煮干的汤底。
温女士问:“你们月底能回来过年吗?”
“咱们25号就能完赛回首都,”叶绍瑶想了想,“春节的话,集训队应该会批假。”
“行,听说最近对岸又出什么食安事件*,也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影响,凡事要小心。”
“我们有自己的营养师傅,不会有问题的。”
“咱们没时间陪你们去,你俩要互相照顾。”邵女士说。
“知道。”
这是每次出远门前,妈妈都要说的话。
她多听话,把季林越照顾得可好了,他都爱搭理人了。
……
首都国际机场,航班起飞前,朱指导对他们做最后的嘱咐。
距离四大洲只有两三天的时间,训练量不宜过大,也不要完全放松,把握节奏最要紧。
感冒药的副作用让叶绍瑶犯困,靠在座椅上打盹。
从岸北归队的第二天,她就隐隐有了症状,没想到和季林越相互传染了几天,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两个发烧选手互相推诿责任,季林越皱眉:“你是不是穿少了?”
叶绍瑶反问:“谁裹棉袄训练。”
总之,两人都病恹恹的,带着口罩自闭。
“听说省队有一支冰舞组合,还是外训练出来的。”
她擤了擤鼻涕,压力山大。
没有比赛录像,这是那对神秘组合的第一次出山。
她对这次比赛没有太高的希冀,但起码起码,得站在省队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