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花样滑冰也是一座围城。(2/2)
“带两颊高原红回来就算了,怎么回岸北还需要倒时差。”邵女士终于抓住女儿翻身的空隙,把人从床上拽起来,塞给她一杯温水,有一箩筐话等着编排。
但门铃响得不是时候,对方是个急躁的人。
“快递。”
什么快递?家里没什么需要添置的,邵女士睨了眼昏昏欲睡的叶绍瑶,调转方向去开门。
包裹一个个堆在地上,有方纸箱的,也有卷成火箭筒的,是叶绍瑶十八岁的成年礼物。
再困也架不住小姑娘好奇:“妈,是什么快递?”
“你们的写真。”
手中的杯子被双手攥紧,杯里的水不断撞向玻璃,发出叮咚的响动。
“别拆。”她制止说。
但邵女士的动作更快一步,瞅准火箭筒似的包裹,将胶布和麻袋取下。
叶绍瑶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会选这一张做成巨幅海报。
照片在妈妈的手中逐渐展开,她和季林越在相视而笑。
她的十八岁是和季林越一起过的,两家的父母怕孩子们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特意准备了隆重的成人礼。
说是让他们暂时忘却学习的压力,但那时候刚下课,两人都穿着自己的校服。
叶绍瑶为了装酷,还特意穿了最后的那一件。
“就穿校服拍吗?”季林越问。
“对,”摄影师荡漾着笑容,一边不停感慨,“多美好的青春。”
青春到底美好在哪里,叶绍瑶嗤之以鼻,除了比赛和训练,就是坐在教室听老师念经。
“妹子,你在和弟弟挨近一些。”
他们坐在临时搭建的小天台上,双腿自然耷拉。
摄影师说,笑。
他们笑了。
摄影师说,扭头。
他们互相看着。
一阵风吹过来,耳边的发丝扬到刚刚好的弧度,这一瞬间定格成永恒。
“丑死了。”
选照片的时候,叶绍瑶每次都把这张快速翻过。
她笑得没了眼睛,季林越也罕见地笑没了眼睛,两个没有眼睛的家伙,丑死了。
“拍得真好,”邵女士翻开另一本相册,说,“你看这张,小时候你俩总闹着要一起上学,是不是一模一样。”
“不可能。”
她小时候才不是粘人精。
……
调整好作息,叶绍瑶联系了季林越,打算报名今年的泰国亚洲公开赛。
链接已经点开,季林越握着鼠标犹豫:“真的不需要告知教练吗?”
报名通告上写着:请选手自行联系教练员和随行团队,并对参赛期间行程进行妥善安排,本次比赛的报名费不包含住宿、路费等一切开销。
名单一公布,教练知道是迟早的事。
叶绍瑶思忖:“那就说一声吧。”
冯蒹葭电话接得快,对他们的来意也没有很意外:“但是,今年的参赛选手很多。”
这是她手握的小道消息。
翻过年就是四年一届的冬奥会,此前的每一场比赛,运动员们都会仔细排兵布阵,将自己的各项机能调动起来。
据说,有好几个国家都会派遣冬奥主力队员。
“那就更要报名了。”叶绍瑶很兴奋。
名次是其次,她和季林越搭对以来,还没有上过成年组的国际赛,他们需要摸清自己的水平,也想直观看看自己与国际选手的差距。
毫不犹豫地,小姑娘夺过鼠标,兴冲冲输入信息,点击报名。
此后的每一天,在冰场上盼着,在回家的路上盼着,官网的信息栏被点开好几十回。
“还没消息?”叶先生看见女儿一如既往的落空。
“算是有吧。”
她没盼到参赛名单,先收到了亚滑联发出的邮件。
[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因成年组冰舞的参加组别小于两组,经亚滑联组委会一致决定,本次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不另开设冰舞项目。希望您在其他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她愣愣地看着这段英文,从清晰的字母,变成模糊的一团。
不是有小道消息说,亚洲选手会在这里齐聚一堂吗?
哦,咱们亚洲的冰舞好像都不怎么样。
小姑娘撑着下巴眺望窗外。
冯教练说得也对,路是一步一步走的,即使能够参加AsianOpeng,他们这阵还在俱乐部赛的连轴转里,也很难保持状态。
刚刚下过一场阴雨,窗台上还有从屋檐滴下的水花,岸北的天突然就放晴,蓝得好像从未被灰色掩盖。
她重振旗鼓,那就必须得拿下华夏杯的名额了。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