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抱歉,我并没有去华夏的打算。”(2/2)
花滑运动员的行李箱里无非装着冰鞋和表演服,失去这两件东西,无异于在冰场上裸|奔。
这个白天极为漫长,生物钟作祟,叶绍瑶在飞机上困得睁不开眼。
此刻的华夏应该已经深夜,她向东飞行,也终于看到从华夏游历而来的暮色。
“飞机落地记得叫我。”
航程不长,她只想小睡一觉。
半个小时的闹钟没有响,叶绍瑶习惯性地擡手一捞,很奇怪,明明刚才还在座椅上躺得不舒服,现在却仿佛身处温暖的被窝。
温暖的被窝?叶绍瑶一惊,手里摸着邵女士临走借给她的老式手机,室内一片朦胧。
她是什么时候入住酒店的?
此刻已过早上十点。
作息支离破碎,连雷打不动的晨练也没赶得及,手机里躺着两条未接来电,发昏的脑袋倒是把这串号码记得很熟,是季林越的。
“喂?”她回拨过去。
“你还在睡觉?”
“嗯呐。”
“下午两点的试冰,你来不来?”
大脑听取到关键词,自动输出:“我又不上场,不去。”
叶绍瑶呵欠连天,只想早早挂断电话,再睡一轮回笼觉。
她这名不太可能出场的替补运动员远赴他乡,可以完全体验一把公费旅游的轻松。
季林越正在早场训练,把话说了一半:“这里可能有你想找的人。”
半张的嘴卡在一个诙谐的角度,哈欠咽了回去,叶绍瑶试图回想,自己想找的人?
她想找谁?
“瑞秋·格林?”她试探问。
电话那头的男生轻轻哼出一声肯定。
天呐,这可是她的秘密。
叶绍瑶捶床懊恼,昨晚睡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嘴上没个把门的,就这么不打自招了。
但季林越似乎对她要找的人不感兴趣,只是笃定她一定会过去,嘱咐她记得带好围巾。
一月的因斯布鲁克并没有想象中的寒冷,但这样的天气最容易生病。
叶绍瑶翻身起床,睡回笼觉的打算彻底被遗忘在角落,洗漱用品是酒店备好的,但她不放心,挤了两泵自备的洗面奶。
化妆吗?她打开化妆包,腮红盘的圆饼在托运时摔得稀碎,完全没有化妆的心情。
浅浅涂了一层润唇膏,小姑娘带上冰鞋和面包出发。
在确定为华夏代表团的一员时,她只当这是一次普通的游学。
转折于她的冰舞教练。
金荞麦曾多次公开谈论退役的打算,刚斩获的冰舞冠军更是让她拿到丰厚的奖金,口碑和金钱一个不缺,足够她过几十年小康生活。
但去年递交的退役申请迟迟没有得到单位批复,左右等不到,她直接将消息报给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收到的却是主任两个小时的说教。
领导说,你还年轻,正是能闯能拼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再在冰场待几年。
领导说,你和陈新博是我们华夏不可多得的冰舞运动员,你们也一定想让自己的名字冠上华夏的擡头,成为为国争光的一份子。
话是好话,领导对于有真本事的运动员,从来不敢呼来喝去。
但金荞麦知道他的深意,华夏冰舞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多一个兵起码还多一个机会。
叶绍瑶问:“所以,您不退役了吗?”
“退不了啊。”
金荞麦扼住自己的脖颈,无形的刀架在脖子上,她除了继续走下去,别无选择。
“那您还会长驻岸北吗?”这是叶绍瑶首先想到的问题。
金荞麦答应给她开蒙的一大原因,即是为了给退役后的自己谋一条出路。
但无法退役的事实摆在眼前,世锦赛之后,她还得继续投入训练。
拖到索契,或者拖到十三冬,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可是她能肯定,自己不会委身岸北。
她是国外体系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从接触冰舞的那一天起,她在国外逗留的时间比母国还要长。
“我和季林越怎么办?”
“老实说,我并没有信心把你们培养成多厉害的冰舞运动员,”金荞麦说,“论国际上的冰舞运动,还是欧美更有话语权。”
她是优秀的运动员,却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只能推荐他们多多尝试国外的训练机制。
叶绍瑶想到教练的教练。
瑞秋·格林是加国前知名冰舞运动员,在退役后的第二年,和老搭档创办了全球最大的滑冰学校。
内行人说,那是世界上仅此一座的“冰舞王国”。
“我想和您一起去蒙特利尔滑冰学校,可以吗?”叶绍瑶问。
“有些难度。”
叶绍瑶坐车来到花滑馆,有多难,只有试了才知道。
格林女士如今人在因斯布鲁克,这是推介自己的大好机会。
不过酒店真远,专车的油门也不给力,到达场馆的时候已经接近饭点,格林夫妇即将动身离开。
“Ms.Green.”
格林循着声音往旁看,是和她一般高的小姑娘,东亚人面孔,长发被围巾束在颈后,脸上毫无修饰。
“你好。”
“我叫叶绍瑶,是华夏冰舞运动员,”这个称呼有些拗口,叶绍瑶差点嘴胡,“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成为您的学生?”
她不擅长交际,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性格,只能开门见山。
“你是华夏人?”
“是的。”
“抱歉,我并没有去华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