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终须一别。(1/2)
第89章终须一别。
叶绍瑶的“工资卡”在第二天就被邵女士收走了,她说这笔钱不能乱花,是给以后攒的学费。
虽然叶绍瑶对此颇有怨怼,但接受事实后,她还是去聂心家天天吹,瞧,我十五岁就开始给自己挣学费了。
“据我所知,三中的学费并不高。”聂心怜爱地摸摸她,家长们总会说这样的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聂心的录取结果是最早收到的。
因为成绩不理想,没有搭上公立学校的统招分数线,聂心的父母带她咨询了许多专家,最后迫不得已选择了市里的私立学校。
除了学杂费高昂,也没其他的毛病。
不过按聂心的话说,能有地方收留她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你猜我在招生考试那天发现了什么?”聂心故作神秘。
叶绍瑶胡乱猜:“帅哥?”
“是实验中学!”
叶绍瑶看着聂心的脸,问道:“实中不是在云河区吗?”
据聂心的描述,私立学校的后面就是炼钢厂的旧址,那里已经称得上是郊区,比岸北火车站的方位还偏,怎么会有实验中学的校牌。
“你信我,是新装修的,连防护网都还没拆。”聂心忙不叠证明,她在手机里存了照片,才不会信口胡说。
两个女孩凑着脑袋,手机的像素不高,但因为拍摄的距离较近,依然能分辨出滚了金边的“岸北市实验中学”几个书法字,右下角的内容模糊不清。
“没骗你吧。”
两人仔细一合计,估计是实验中学新建的校区。
“可是实中本部已经不小了,还扩地图干嘛?”叶绍瑶不明白。
聂心没进过实验中学的校门,可自己是正儿八经拿着实中毕业证书的学生。
校园里的花坛修得像公园似的,各种小径弯弯绕绕,两排整整齐齐的教学楼分列在校门后的中央路上,特别气派。
这些教学楼足够让初中部与高中部合并起来,甚至还有富余的教室改造成多功能室。
时间会揭晓谜底。
实中开学的日子比其他学校都要早,才八月中,像古代发射了烟雾讯号似的,学校给家长一通电话,各路学子就得准备投身远在郊区的高中战场。
叶绍瑶也是在送季林越上学那天才知道,实中的变化有多大。
从他们这届高一开始,高中部会搬去南边的新校区,因为离市区太远,学校计划对在校生统一进行半封闭管理,强制学生住校。
“连周末也不能回来?”校车即将发动,季林越抱着书包坐在车里,叶绍瑶只能站在车窗外,跟在温女士的身边。
温女士说:“林越他每半个月才能放假回家。”
“那滑冰怎么办?”
“南校区有滑冰馆。”
实中有钱任性,新校区什么都不缺,听说连统一采购的桌椅都和他们得画“三八线”才能泾渭分明的长课桌不一样。
早上八点,在云河区停留的校车准时发动,实验中学的准高中生背着自己的理想,由它牵引向实现理想的船帆。
车站送别后,温女士独自酝酿了许久,才把愁绪压下去。
她说:“绍瑶,你妈妈让我提醒你,别忘了今天还有上冰训练。”
有人已经开启高一,有人还被困在暑假里,叶绍瑶剩下最后一节滑冰课。
照理说,邵女士应该和她一起去的。
暑期课结束,新学期的课程还要报名缴费,这些都得家长在场。但三中的教师培训硬生生撞了时间,邵女士不得不选择工作。
“我陪你去。”温女士说。
中控台的出风口隐约有微弱的鸣响,冷风不断送出,扑在叶绍瑶的肌肤上。
她穿着短袖短裤,现在有些发凉。
“需要关掉空调吗?”温女士从后视镜看叶绍瑶抱着胳膊,关切地问。
叶绍瑶像是被搅乱了思路,如梦初醒:“啊,不用。”
温女士轻声问:“在想什么?”
她说话总是柔柔的,句尾的小调轻轻扬起,似乎藏着非听到答案不可的求知欲。
叶绍瑶没有遮掩:“我在想,以后会不会很难见到季林越。”
实中南校区半个月放一次假,学生们在家待不到两天,又得被关进铁门里,如此往复,她怕好几个月都见不上季林越一面。
“也是,你们还从来没有分开那么久过。”温女士握着方向盘,将车倒向另一条路。
从幼年相识,他们在学习日是同校同学,在休息日是冰场搭子,去哪里都形影不离。
说到这,温女士展眉笑:“那时候林越跟你回姥姥家,提前了三天收拾行李,每天都要打开行李箱检查一遍,换洗的衣服带没带,奥数班的作业带没带。”
上了初中,两人去了不同的学校,平时难见上一面。
但初一年级的周五没有自习课,放学还早些,季林越经常会在H大附中的校门口等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