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谢谢你给我争取了减刑。”(2/2)
摄像师一路跟随他,将镜头打在两人身上。
她该有多幸运,能和国家队切磋技术。
但叶绍瑶打起唇语:“我没有球拍。”
一旁的王老师也关注到这边,颇有威严地问起:“你的球拍呢?”
叶绍瑶老实地摇头,表示不知道这节课的安排。
王老师首先向客人表达歉意,随后把她拉过身训话:“我早上特意嘱咐过,说下午会有公开课,务必带上羽毛球拍。”
背对着镜头,叶绍瑶不知道应不应该为自己辩护,只是乖乖地说:“王老师,我是下午才到的转校生。”
如果只是没有准备球拍就算了,李重旸在中间做好人,按下王老师的怒火,说把自己的球拍送给叶绍瑶。
但随后,王老师还发现叶绍瑶没有在校穿着全套校服,说她搞砸了今天“奥运冠军进母校”的活动,也不管是转校生还是本校生,罚去操场跑十圈。
面对这样只顾面子不讲理的老师,叶绍瑶有苦难言,今天是不是不适合上学,早知道出门前翻一翻老黄历。
“王老师就是这样,我们全班都被他罚过十圈,就因为去年没把排球归位,”管凝晖以过来人的语气叹息,拍上她的肩安慰,“你就当这是十三班的入班仪式。”
很特别的入班仪式,下了课,叶绍瑶还在围着操场兜圈子。
“你怎么在这里?”季林越和同学走近,停在跑道边。
她心里生着闷气,这不明摆着被罚跑了吗。
但她表面云淡风轻:“我上冰前热身呢。”
同行的男生没听出异样:“咱们学校的露天冰场被一铲子推了,现在没地方可以上冰。”
这边执着于和她科普学校冰场的拆拆建建,还是季林越聪明,首先向体育老师揽下一部分责任。
他是怎么展示话技的,叶绍瑶不得而知,但他很快带着消息回来:“老师让你减五圈。”
“你用了什么理由?”她好奇。
“我说你把球拍借给了我。”
两个班的体育课是前后脚,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可我是因为没穿校服被罚跑的。”
看来他也没有完全猜到事情始末。
“所以王老师让我跑完另外五圈?”算是坦白没带球拍的自投罗网。
终于转过弯来,叶绍瑶牵出一抹笑,季林越有时候就是这样,持续性聪明,间歇性断电。
正好完成五圈慢跑的叶绍瑶突然完成所有任务,轻松得不行:“谢谢你给我争取了减刑。”
虽然真真切切跑了两公里,但她只是面色有些红润,大气没喘几声,顺便将今天的耐力训练完成。
在新学校的第一天,叶绍瑶结识了管凝晖和其他几名同学,虽然记名字还需要花些心思,但她已经大致区分出每个人的特征。
管凝晖的马尾梳得比谁都高,脑门上没有一根脱离集体的发丝。
她的好朋友叫路蕙,乍一听像花园里的芦荟,这也确实是男生们给她取的外号。
但目前没人把自己的名字联想成一株野芍药,都是“同学、同学”客气地叫。
叶绍瑶还没有接触过班里的男生,性别好像就是划分这个班级的标准,女生和女生扎堆,男生爱找男生玩。
“其实就是互相看不上,”管凝晖说,“咱班的学习委员由男女两名同学担任,其他班委也是这样,大家明里暗里的硝烟味儿挺浓的。”
这样的学习环境真稀奇。
“这周是第一小组打扫卫生,你放学可以直接回家。”路蕙补充。她就是倒霉的一小组成员,被卫生委员分配去擦玻璃。
风吹日晒一个寒假的玻璃,得脏成什么样。她拿着抹布有气无力。
“那就再见。”叶绍瑶精神抖擞,整理好书包,到一楼找季林越。
一班的晚自习还没下课,数学老师写了一黑板解答过程。
这是今晚作业的附加题!
叶绍瑶躲在教室后门蹭课,仿佛坐上火箭直通尖子班。
只是等待了一刻钟,她已经在同样的解题思路下完成了不少习题。
所谓举一反三,她此刻信手拈来。
教室传来桌椅的拖拉声,陆续有学生走出教室,抱怨第一天就劳累的学习生活。
“季林越,”叶绍瑶等到他,“你们怎么比放学铃还要晚半小时。”
尖子班的学习时间恐怖如斯。
“数学老师觉得我们的数学成绩还不够好,要求每天延时补一节数学。”
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叶绍瑶饿得两眼发昏,蹭课的想法就此打消。
还是按时吃饭更重要。
“那我以后还是自己回家吧。”
“嗯。”
三月的晚风很凉,天色黑得早,只有路灯照亮脚下的路,他们走进树影,又身披光明。
“叶绍瑶,你有没有参加B级赛*的打算?”季林越问。
“B级赛吗?”她刚复出比赛没多久,还没有考虑过这些。
华夏的花样滑冰在世界上勉强能算是中流,能够参加的国际赛并不多。
一年到头,国内的佼佼者只靠几个名额嗷嗷待哺,实在是僧多粥少。
她问:“我可以吗?”
“你这赛季的状态和实力很有竞争力,或许可以试试。”
“那我应该怎么做?”
“申请护照,然后,把握住冠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