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鳄鱼的眼泪 03(2/2)
她一直以为分手了也可以做朋友,至少给彼此保留一些体面。为什么一定要闹到这种地步。
戚具宁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冷冷道:“不可能。分手了不可能做朋友。贺美娜,我们不可能做朋友!”
他砸了钱力达送的水晶摆件。
他是存心要将分手变成一场噩梦。
她带着来时的行李离开;而他在她身后将自己的世界重重关上。
张博后和纪宥霖到达时,贺美娜正在大厅等待。
“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她并不狼狈,只是脸色有点苍白。张博后没想到多金直男竟会这样刻薄,一分手就将纤弱的前女友赶出家门。一向笑嘻嘻的脸上不免带了几分愠怒:“什么破地方。走,我们回家。”
他简单介绍了一下与他同来的纪宥霖,两人一同帮忙将行李搬上车。还是当初去机场接她和戚具宁的那辆车。她还是坐在原处,身边座位上散落着几张中餐馆的外卖单。
一路无话。到了新家。新的小窝仅有简单桌椅与一张床垫,亦与之前一模一样。
张博后买房后实在银钱紧绌,一应家私都是从之前租屋搬来,并未新置。
无意中复制了旧日爱巢,现在想想实在不合适。
此时纪宥霖搬了一箱矿泉水过来:“放哪里?”
贺美娜还没说话,张博后反而不好意思:“这水……先凑合凑合吧。”
“这样已经很好。”贺美娜拿出一瓶矿泉水打开,“谢谢。”
“我这其实交通还行。开车十五分钟有一家Aldi(德国超市),还有三家中餐馆,想吃啥都有。”张博后对她介绍周边设施,装若无意地建议,“不如拿假,休息两周。”
“下周三是9062N87的第一次综合评估。”她实在是渴了,一口气喝了大半瓶水,“不仅不能放假,还得加班。”
张博后立刻转变态度:“对。工作。当然还是忙点好。”
过了一会儿,他又道:“你别怪我马后炮。你们两个都很好,很优秀,但是,但是就像一条DNA链,一条RNA链……”
贺美娜立刻点头:“我明白。”
DNA和RNA自然是不太配的。
送走二人,贺美娜整理行李,拿出电脑。
对职场人来说,失恋也好,或是生活的其他重击,工作就是最好的解药。
她打开Prezi想要工作一会儿,但是脑袋空空,写不出来。她对着电脑屏幕发了一会儿呆,又拿出手机,打开与钱力达的对话框。
上一次还是她发了自己和M.C.Kg的合照给钱力达,一直没有回复。
现在格陵那边已近中午。贺美娜呆呆地出着神,直到屏幕重新亮起,提示她钱力达发表了新的iCircle。
短短两个字。
已婚。
贺美娜错愕——力达结婚了?
她们联系很频密,但力达从未透露过正在蜜运中。
不。她不是也从未透露过自己和戚具宁之间出现了问题吗。
力达是事业型女性,性格强硬,报喜不报忧,偶尔会提到父母有催婚的压力,以及对单位工会一直张罗相亲的厌烦……新郎当然不是盛赞。否则不会只用这两个字宣布,更加不会不通知她。
以她对力达的了解,公告身份的转变是让渡一部分私隐来换取清静。
贺美娜又呆呆地坐了一会儿,起身去洗澡。
卫生间的洗手台上堆放着从旧居带来的,半新不旧的洗漱用品——她拿起一支沐浴露,竟是他们刚到波士顿时,购买的第一件日用品。
贺美娜不爱流眼泪。
但分手那天晚上,她看着那瓶尚在保质期内的沐浴露,眼泪汹涌而出,流了过去二十多年从来没有流过的那么多。
之后就再也没有哭过。
原以为会很难挨的时间,也就这样眼睛干干地,在埋头工作中一天天过去了。DF中心到新居约四十分钟车程,纪宥霖在波士顿动力工作,上下班正好经过DF中心,便顺路接送贺美娜。
贺美娜与纪宥霖是同在异乡的格陵人,老乡之间自然不需要过多客气就能熟悉;而张博后结识纪宥霖是刻意为之。他在一个小众社交软件上注册了账号,专门找来自格陵地区的人聊天,千辛万苦才遇到了纪宥霖。
聊了一段时间后纪宥霖问他:“你只找格陵人聊天,就不怕上当受骗?”
张博后坦荡回答:“骗我感情和肉体可以,骗我金钱不行。”
纪宥霖:“最近手头有点紧,借我五千美金。”
张博后没回复。纪宥霖以为打发掉了这家伙,谁知没一会儿他发过来两张照片,是一张五千美金支票的正反面。
“五千够吗?”
社交一旦有了目的性,猎人和猎物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纪宥霖没收那张支票。两人在网上聊了一个多月,张博后借开会之名去了一趟矽谷。这场奔现之旅更是令他魂牵梦萦,久久不能忘怀。后来纪宥霖提到自己即将外派至波士顿,张博后便再三邀请他来自己家住。
纪宥霖不置可否:“看情况。”
“我在波士顿等你。”张博后情真意切,“我真的会等你。”
纪宥霖沉默了。
很多年前,纪宥霖也曾真挚热诚地,对一个少年说过同样的话。
那个少年坚决地拒绝了他。
后来他再也没有对任何人有过相同的感觉,说过类似的话。
而当他面对张博后的热情时,才发现简短有力的“你别等我”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说出口。
毕竟,谁都会软弱,也会寂寞。
纪宥霖虽然来了,但是对于张博后更深一步的暗示,并没有表示接受或者拒绝。张博后安慰自己,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现在贺美娜投奔他而来,他便将求偶的心思放到一边,将自己以前写的评估材料拿出来供她参考,又从旁提出不少建议。
“以Michael为例,他会倾向于更积极自信的表达,”Michael正是他那位得了诺贝尔奖的老板,“记得吗,你曾经在非正式场合给他做过即兴的presentation,很成功。”
贺美娜点头:“记得。”
“保持住那时候的气势。”
“我尽量。”
过了一会儿,张博后忍不住又道:“那时候陪你过生日的——”
贺美娜立刻截住话题:“不提他,好吗。”
张博后耸耸肩:“OK。”
周三这天张博后下班较早。他从附近中餐厅带回来几样硬菜,又拿出瓷碟,精心摆盘。
纪宥霖的车停在了车道上。张博后放下沙拉勺,兴冲冲地迎出去:“欢迎回家。”
贺美娜自车上下来,见张博后站在门廊上迎接,先是一愣,然后道:“你猜我今天在评估会上遇到了谁。”
张博后双手一摊:“谁?”
可能是表情太夸张,贺美娜一望便知。
“原来你早就知道。”
事实上这种评估不可能真的做到双盲。Michael实验室所有人员的行程通过idar软件共享,张博后一个月前就知道Michael会参加DF中心的新药评估。
“他给你多少分。”
“专家评分是A+。”
张博后“哇”一声表示赞叹,笑着对纪宥霖挤挤眼:“这个分数值得好好庆祝一番。”
“但投资方给的是C。再加上其他几方的评分,综合下来是B-。依照惯例,DF可能会慢慢结束9062N87的研究,又或者——卖掉它。”
张博后一愣。他与贺美娜均是纯粹的科研工作者,认定新药研发以专家评语为马首是瞻,没有考虑其他因素:“报告呢?”
贺美娜将复印件递给张博后,洗了手走至餐桌旁。
“好丰盛。我饿坏了。”
今日主持整场评估会议的是张博后的老板Michael。在他专业又不失幽默的主持下,贺美娜的宣讲很成功,专家组提出来的问题也都一一回答了,甚至就经费问题开了个玩笑,逗得大家都很开心。
提问临近结束,一位一直坐在角落的红发年青人关上电脑,举手问她知不知道为何上周道指纳指普指全面下降的同时某丑闻缠身的医药大企的股票却大涨近7个百分点。
坦白说,贺美娜不懂股票。但也在自己知道的范围内尽量回答了。上周该药企根据独立数据审查结果,终止某项投资过4亿美金且已进入II期研究的新药项目,遭到了在前期双盲试验中受益的病人聚集抗议。但在战略调整后该药企前景仍然得到了市场的一致看好,故而股价上涨。
Anyway,9062N87与该治疗胆管癌的联合药物不同……
年青人面色冷淡倨傲,不知有没有认真听她回答,最后只说了一句“terestg”。Michael挑一挑眉,会后与那人低声交谈了几句,显是未能互相说服。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和其他几种已经进入I期临床的小分子药物相比,9062N87确实前景不明。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撕裂的今时今日,进入了I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都能叫停,更何况是尚未优化成功的9062N87?
张博后急急地翻着评估报告:“投资方代表是TNT的StevenCarter……”
这个名字有点眼熟;他奔回房间拿来了iPad,几下点击找到了答案:“是这个人吗?”
贺美娜看了一眼屏幕:“是他。”
“他是WayneWei团队的数据分析员。”
贺美娜一愣;纪宥霖不禁插嘴道:“危从安?”
这下轮到张博后意外了:“你认识他?”
“小时候一起玩过,算是朋友。”
张博后看看纪宥霖,又看看贺美娜,感叹道:“怎么你们都互相认识啊?这是帅哥美女之间的磁场么。”
纪宥霖道:“过去的事,不说了。先吃饭吧。”
贺美娜点头:“嗯。吃饱了才有力气来写抗辩信。”
晚上张博后来找贺美娜。
“在写抗辩信?”
“嗯。”
这次的评估等级对她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被动接受这个结果不是她的性格。分数刚出来的时候她和StevenCarter不甚愉快的交涉了一番,当即决定正式抗辩。
“方便的话,可以给我一点建议吗。”
张博后合上她的电脑,拿起她的手机,递到她面前。
“一百封抗辩信都不如你打一个电话给他。”
“谁?”
“危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