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华相的智与黠(2/2)
跟名流、美人、素人过不去?
地位越高、名气越大,且施加的力道越大,越不是人!
蔡相气闷,索性又闭了老眼,继续养神。
能混到四品上的官,其智、其阅历不会差了,听懂了华章的真意。
识趣地闭口,是最明智的选择,朝堂又静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秦副相气满胸膛,愤而大吼道:
“功过是非不清,谈何治国?赏功罚过不明,又怎么惩前毖后?”
又是蠢蠢欲动,秦副相已成气候,哪怕被打压,仍有大票拥趸。
更始帝气闷,蔡相的气机通畅,童鞭玩味,朝堂不争,不是朝堂!
华章转头,眼神玩味,又有锐利,淡淡道:
“秦大人请自重,莫非忘了前尘?中州劫案虽了,诸府、郡、县送礼的事,你能脱了干系?他们被抄家下狱,你不该引咎下野?”
猝不及防,十分意外!秦副相呆住。
华章不顾重臣的体面,竟敢直面斥怼秦副相!
秦副相青出于蓝胜于蓝,其势、其害远甚前辈,是谓第一国贼!
若非囿于体制,华章早将秦副相钉于青史之上,是历史的耻辱柱!
秦副相羞愤难当,仍不肯自请下野。
华章暗叹,国贼存于朝堂,是与更始帝用人特点,有莫大关系。
秦副相是政中刺客,更始帝欲眷养之,以为臂助。
新朝的局面不到不可收拾,秦副相仍是更始帝的一条“恶犬”!
更始帝暗乐,一是敲打了秦柏,又令华章吃瘪,一时心情舒畅。
“华相,依你之见,东都洛阳的官员,应该怎样选派?”
华章是洒脱的文霸,不是小人、痞子,更始帝的小把戏不值一提。
洛阳乃千年古都,朱氏的老巢,官府的影响力非常弱。
要不然,画夫人也不会栽了大跟斗,更是赔上了性命。
洛阳是实务派的宝地,只要不作为,大把的好处不会少了。
而清流则不然,骨子里的清高,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洛阳是下九流的风水宝地,却是清流的绝地。
清流,与下九流不对付,尿不到一个壶里。
见华章沉吟,秦副相又起了异样心思,振声道:
“陛下,微臣举荐紫玉阁大学士的门生,松鹤书苑的弟子,大理寺少卿李传回调任洛阳都总管,李大人学富五车,从政经验丰富…”
华章不语,谁去洛阳,关我鸟事!
李传回处理税案不当,被贬去大理寺任少卿,坐冷板凳。
更始帝厌恶,望向闲人堆里的紫玉阁大学士,冷冷道:
“李传回是你的弟子,你是否愿为其作保?”
大学士面皮紫涨,李传回失了帝眷,是枚灾星,且又投靠了秦柏?
“陛下,朝堂之上,岂可论私?且我与李大人不熟!”
大学士乃性情中人,不但掌抽不肖弟子,也稍带踹了秦柏。
李传回乍喜又羞,又被授业恩师抡了大巴掌,情何以堪?
秦副相迭遭重击,又连累李少卿出丑,一干同僚纷纷退避。
再举荐?
会遭受更大的羞辱!或是被举荐人也会抢先声明,自己不配!
更始帝意兴阑珊,也想试一试清流治国的水平。
“华相,依你之见,如何收拾洛阳的烂摊子?”
华章肃穆,正色道:
“重新启用被画夫人革遣的官员,依次升职顶替,不足额的低阶官员则由吏部举荐、任命,他们本无错失,升官加薪是应该的!”
议论纷纷,特别是吏部堂官的怒气尤盛,谁都盯住了肥缺!
不但朝中大员不满,更始帝也不满意:
“重启罢黜官员,难免心中有梗,会心生怨怼,不妥啊!”
华章笑了,谁不会添堵?咱更高明。
“不但重启罢黜的官员,便是被编遣的吏、丁,也一应回锅任用,都是老官、老吏、老丁,忠诚度毋庸置疑,他们懂得感恩!”
更始帝的胸膛起伏,是被气着了,冷冷回怼道:
“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启用老货,补偿从哪里出?”
官不缺钱,回本的手段多,而吏、丁是铁饭碗,不可断炊。
华章叹气,谁都听得出惬意,佯作惊讶道:
“两任官员犯事,与他们有关系?朝庭不缺钱,几枚小钱而已!”
吏部有意见,户部的堂官也急了,更始帝见事不谐,赶紧表态:
“吏部、户部按华相的意思办理,不就是几枚小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