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176章 终于能在图书馆遇到学姐了

第176章 终于能在图书馆遇到学姐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后第一件事就拉校花进小黑屋 豪夺娇花 林昊:都市之巅峰战神 荒溪经 奥特:从抽贝老黑十管血开始! 穿成狗血文里反派那路人甲小叔 四合院:傻柱八个儿子,全员傻眼 这战兽哪里强了? 大秦金榜降,祖龙女婿怒抢长生药 离婚后,顾总跪碎膝盖求我戴婚戒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

不管有什么缺点错误,它们毕竟是最早完成的系统讲授古文字课的合格教材,当时那是头一份。

在古文字学方面,唐兰先生有开创之功,但真正完成、形成体系的是高铭先生。

在古陶文方面,高铭先生也做了填补空白的工作,他编写了《古陶文汇编》、《古陶文字徵》两本书,都是相关领域的重要专着。

中国的古文字材料,甲骨、金文都有汇编性的图录和工具书,惟独陶文,相对冷落。长时间里,大家一直使用的是《季木藏陶》和《古陶文孴录》。

然而,高铭先生的书对比这两本书,无论是在材料的丰富性上,还是在文字考释的水平上,都有巨大进步。

此外,高铭先生在商周青铜器、石鼓文方面,也颇有研究。当时被大家公认为北大做青铜器最好的学者。

就这样的学者,朱校长还觉得,高铭先生不够好。

可见老先生的要求有多高?

这个时候,说一些八卦。

还是84年港中大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古文字学研讨会。

当时,北大被邀请的学者有仨,除了朱副校长跟高先生外,还有裘先生。

当年,按照会议的要求,去之前要把论文都写好寄过去,主办方就会把这些论文合编成论文集,然后会议举办的时候,每一个学者人手一份。

这些都是后世学术论坛常规操作,在八十年代初,对国内学者来说并不常见。

去了香港以后,高铭先生看到朱先生的文章提到了两枚战国印,还根据这两枚战国印考证战国的官吏。

然而,这两枚战国印都是伪造的赝品,高铭先生就朱先生的房间提醒对方,免得有心人做文章。

结果,高铭先生好心办坏事了。

他一告诉朱先生这两个印可能有问题。

朱先生就很不麻烦说,“有什么问题啊?”

高铭先生说,“这两个印很可能是赝品。”

朱先生说,“你怎么知道是赝品呀?”

高铭先生说了三个原因。

那三个原因,后来高铭先生都在自己的文章提及了。

因为朱先生选的是山东齐国的印,齐国印就单是四个字,没有分割线,而这个所谓的齐国印中间打着分隔线,一个字一个格,这是楚印的风格,楚国的印喜欢在中间打十字格,把四个字分开。

正是因为打了十字格,伪造的人不懂,把”字的一点一横,搁上面去了,上面的字就多了一部分,底下的字少了一部分,显然是假的。

这些都是高铭先生的自述?

这个小故事,可能是编撰的吗?

应该没有。

因为裘先生反驳高铭先生的文章也提及:

高先生所说的伪造的“两个战国印”,其实就是这两件铜量上的仿印文格式的铭文。我本来也怀疑这两件器上的铭文不可靠,在我发表于《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上的《战国文字中的“市”》一文中已经提出。朱先生写关于厩的那篇文章时,曾向我讲过文章的大概内容,我当时就向他提出了这两件量器铭文的真伪问题,朱先生虽然没有接受我的意见,但一点没有不高兴。后来朱先生在那篇文章里提到了我的意见,作了反驳,但完全是讲道理,一点不带感情色彩。高先生跟朱先生的关系本来不错,又比我年长,我不相信朱先生对好意在会前向他提意见的高先生会“很反感”,并因而阻挠高先生提教授。

……

老一辈人的恩怨,就是这样来的。一开始的学术之争,演变成了私人恩怨。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看法。

从高铭先生的自述以及裘先生的文章都可以确认一件事情,就是高铭先生说的故事是存在的。

裘先生主要反驳的是,朱校长品德没有问题,不会因为这些私事记恨高铭先生阻挠他评选教授。

朱校长品德,苏亦这样一个晚辈就不去质疑了。

他是因为这事就记恨上高铭先生,还是真觉得高铭先生学位水平不够高,才不给对方评上教授。这些,除了本人,其他人都不知道。

苏亦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确实卡了高铭先生两次。

第一次升教授的时候,高先生在英国伦敦大学讲课,没在学校。考古系聘请了朱校长跟张正烺先生来做评论员。

这一次,朱校长不同意,张正烺先生还跟朱校长起争执了,但最终结果还是高先生落选,原因很简单,朱校长有决定权。

此刻的张正烺先生已经不在北大了。

这一次评不上,过两年以后,高先生再申请提教授,这一次是由胡厚宣跟张正烺两位前辈帮忙写材料,经考古系上报学校。

当时,北大的评审委员会分两个组,一个是理科组,另外一个是文科组,理科组没啥好说的,跟考古系没关系。

主要还是文科组,文科组评审为会员是由中文系、历史系、考古系、哲学系等21个人组成,按照规则,有14票通过就算评选成功,13票就不行,结果,三分之二都通过了,朱校长是这个评审组的组长,当场就把高铭先生给刷下去了。

嗯,就是这两次评选,朱校长动用自己职权把高铭都给刷下去了。

是因为记恨,还是因为真觉得高铭先生业务能力不行?

对于苏亦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这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想要在北大里面混,有些老先生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不然,在各种评审委员会撞上的时候,下场就很悲惨了。

就好比他,到时候,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要是有大佬看他不顺眼,学术评审委员会有大佬要卡他的论文,那这事就好玩了。

就算通过论文答辩,各种职称评选落在对方手上的时候,被按这么几下,十几年就过去了。

等熬到对方退休。

自己这边也快要凉了。

就好像高铭先生,第三次评选职称的时候,才顺利晋升。

当时,也是21票,高铭先生获得20票只有一个反对票。

那么这个反对票是谁投的呢?

说不定就是朱校长。

87年高铭先生评上教授职称的时候,就有提议他可以申请博导资格,最终高铭先生还是放弃了,因为申请博导资格,首先就要通过朱校长这一关。

当时,高铭先生被折腾怕了,也不愿意去申请了。

这也是他的遗憾。

这其中,宿白先生这个考古系的系主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铭先生对宿白先生也是颇有怨气的。

这时,后面再说。

现在重要的还是要跟对面的姑娘打招呼,好不容易在图书馆偶遇对方,不喊一声同学好巧,都浪费这奇妙的缘分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奇门医圣,出狱后全球震颤! 我堂堂王者,浪得飞起怎么了? 出狱就无敌,退婚绿茶悔哭了 七年感情喂了狗,离婚妻子悔当初 人在高武,软饭系统早来了20年 与你四季长春 鉴宝奇瞳 最强战兵 鉴宝天瞳:开局捡漏北海镇卷 高武:九十岁高龄,亿万倍暴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