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八股文章锦绣皮——科举策论里的形式主义生存智慧(1/1)
墨卷千篇皆皮相,策论八股裹金装。
朱笔圈点龙门处,半是虚文半稻粱。
一、破题术:空谷回声的智慧
乾隆年间,江南贡院的号舍里,一位老童生盯着“子曰”二字,枯坐半日忽拍案疾书:“圣人之言,如空谷传声,不着一物而万象俱现。”这般玄虚破题法,恰似给空酒坛雕花——内里空空,却要显得包藏乾坤。
《儒林外史》中周进执教村塾,教学生破题“三十而立”,竟解作“三十个铜钱叠罗汉”。这般荒诞背后,藏着八股文面子工程的真谛:用形式精巧掩盖内容贫瘠。正如歙县某考生写“天地之道”,开篇便画太极图,硬将策论变画谱,反得主考赞“不拘一格”。
生存法则:学那龚自珍会试答卷,开篇用篆书写“治”字,字形如鼎镇纸。形式要奇,奇中藏锋。忌学某生用朱砂写“忠”字,艳则艳矣,反被疑心机过重。
二、承题陷阱:虚桥渡实利
道光十五年恩科,张謇作《禹疏九河论》,通篇不谈治水,专论“疏字有三十六种写法”。这般承题功夫,竟让主考拍案:“真乃字字有来历!”八股文的承题段,恰似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看似连接两岸,实为观景之用。
某寒士写《论漕运》,第二段忽转去考证“漕”字偏旁,说“水载皇粮,舟字为基,此乃国本”。这招“虚桥渡江”之术,在《聊斋志异》里化作《司文郎》篇的绝妙讽刺:考官只识文章皮相,盲僧反能嗅墨香辨优劣。面子工程的吊诡在于:越是无关紧要处,越要显出学问渊博。
生存法则:承题当如景德镇接坯,泥胎未干先描青花。效法纪晓岚写《四库提要》,于目录考据间暗藏机锋。
三、起讲幻术:云山雾罩的玄机
嘉庆朝会试,某考生写《治蝗策》,通篇不提灭虫,专论“蝗字从皇,此乃天子德泽未遍之兆”。这般起讲功夫,竟让阅卷官批注:“以字解经,深得汉儒真传。”八股文的起讲段,恰似苏州面馆的浇头——鳝糊盖面,底下藏着阳春白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某幕僚写赈灾奏折,开篇先写“夜观天象,紫微晦暗”,最后才提“请拨银十万两”。这种“云山雾罩法”,暗合《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精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子工程的高手,总能把一粒芝麻滚成西瓜,正如考生将“重农抑商”说成“阴阳调和之道”。
生存法则:起讲要学黄山云雾,看似茫茫一片,忽露峰尖。某盐商子写《盐铁论》,开篇从女娲补天说起,终归“官盐当如五彩石”,既炫学识又护家业。
四、收束玄关:虎头蛇尾的生机
光绪十二年殿试,蔡元培作《东南水利策》,前七股煌煌万言,末股忽写“然此皆纸上谈兵,臣请实地踏勘三月”。这般虎头蛇尾,反让慈禧朱批:“务实之言,难得。”八股文的收束处,恰似景德镇瓷瓶的底款——看似最末,实为点睛。
《老残游记》中玉贤断案,判决书前文引经据典,末了却写“然天道好还,姑从轻发落”。这招“悬崖勒马”术,深得面子工程三昧:起势要足如泰山压顶,收尾须轻若鸿毛点水。某县令写请安折,通篇马屁,末尾添句“臣昨夜梦黄河清”,既显忠心又不落俗套。
终极心法:八股如戏袍,穿脱皆有章法。学那顾炎武写《生员论》,锦绣文章里藏匕首。莫效范进五十岁方悟,油尽灯枯时才换得一件鹖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