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3章 文人相轻的另类战场

第13章 文人相轻的另类战场(2/2)

目录
好书推荐: 被迫救世的我捡到了魔道百宝箱 火神名录之冰棱天 四合院:穿越成傻柱,掌控人生 我比神明还老 帝道无疆 狼人杀:开局得知一个狼人位置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盖世丹圣 蓄意重逢 我的小青梅居然靠时停占我便宜

崇宁元年,章惇主持刻立元佑党籍碑。这块遍布全国的石碑,实为操控集体记忆的终极武器。

1.姓名排位的诛心术

苏轼列第七位:暗示其非首恶却危害甚巨

苏辙紧随其后:强化“苏氏祸国”印象

秦观等人殿后:制造“附逆”连带罪

这种排名暗合《周礼》“九等定罪”之法,让后世阅读碑文时自动完成道德审判。

2.碑文传播的病毒式营销

章惇规定:

地方官须带百姓诵读碑文

学堂蒙童抄碑文作字帖

酒楼茶肆悬挂碑文拓片

某地方志记载,碑文立后三月,苏轼真迹市价暴跌九成,藏家纷纷毁弃避祸。

五、诗稿里的绝地反击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北归途中写下《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看似颓唐的诗句,实为对章惇的终极反杀。

1.苦难圣化的逆袭

苏轼将贬谪经历转化为:

《赤壁赋》的天地境界

《寒食帖》的生命顿悟

《荔枝叹》的士人风骨

这些作品形成文化抗体,使章惇的迫害反而成就其文名。

2.记忆重构的柔术

苏轼在给章惇之子章援的信中写道:“某与丞相(章惇)定交四十载,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这种以德报怨的姿态,将章惇钉死在“负友”的道德十字架上。

六、文人相轻的现代变奏

某高校文学院教授借鉴章惇战术:

在学术会议点评时“不经意”提及对手论文漏洞

指导学生撰写书评时“客观指正”同行着作

申报课题时“善意提醒”竞争对手研究方向偏差

1.期刊江湖的软刀光

引用排除法:刻意不引对手关键论文

术语淘汰术:发明新概念边缘化旧说

审稿双标制:对异见论文无限提高标准

2.网络时代的诗案

某诗人发微博:“秋风扫落叶”,被对家解读为“影射领导退休”,遭全网围攻。这种新媒体时代的“乌台诗案”,证明诛心术永不过时。

结语:

站在眉山三苏祠的碑廊前,那些拓印的党籍碑文早已模糊难辨,而苏轼的《寒食帖》却仍在东京故宫灼灼生辉。章惇或许没想到,他精心设计的愧疚枷锁,最终化作对手登临绝顶的阶梯。真正的文心,从来不在相轻相杀中枯萎,而在相磨相砺里璀璨。就像黄州赤壁的江水,任你投下多少巨石,终究东流而去,只留拍岸惊涛成绝响。

目录
新书推荐: 隋烽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十国风华 七零亲妈重生后,科研养娃两手抓 身体互换后,男友大哥对我真香了 直播恐怖屋,假千金全网封神了 傅总,金丝雀她惊艳上海滩了 孟小姐又骄又美 重回八零,我选择抛夫弃子 真千金夺我命格,我嘎嘎反杀玩废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