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进退时机(2/2)
四、现代退场启示录
1.巅峰折旧法:学范蠡在军功宴上醉酒失态,现代高管可在庆功会\"说错话\",自损形象以降低威胁值。
2.人设剥离术:文种至死穿着越国官服,而范蠡早将\"谋臣\"标签换成\"商圣\"。如今卸任cEo不妨改行当作家、学者,重塑公众认知。
3.遗产切割术:范蠡把兵法拆解传授不同弟子,确保无人能全盘复制。某科技公司创始人离职前,将核心专利分散授权给三家子公司。
姑苏城外的渔村流传着奇怪风俗:新船下水时要撒三把米,祭范少伯的\"三聚三散\"。米粒入水的涟漪,恰似权力场中那些及时收手的智慧。某次互联网大会的夜宴上,醉酒的投资人突然高歌:\"不求九术平天下,但学三迁保余生。\"满座皆静,唯有退休的创始人在角落里微笑举杯。
五、退场艺术的致命细节
范蠡临终前做的最妙安排,是让三个儿子分葬三地。长子墓在陶山脚,次子坟临淄水畔,幼子冢藏于嵩山密林。盗墓贼挖开却发现都是衣冠冢,真正的遗骸混在十八处疑冢中。这种\"信息烟雾弹\",在当代演变成企业家对遗嘱的百般加密——某富豪将财产分割方案刻成微雕,分藏于七大洲的艺术馆中。
文种墓前的警示更直白:南宋时有人在杭州挖出属镂剑仿品,剑身刻\"兔死犬烹\"四字。现代某公司总部大堂挂着前cEo的巨幅照片,电子屏滚动播放他辞职宣言:\"企业不是某个人的舞台。\"但鲜有人知,这幅相框后藏着股权代持协议。
六、不退之退的当代演绎
临安城的老说书人有个绝活:讲到范蠡泛舟五湖时,突然熄灭所有灯笼,只留一盏走马灯映出皮影船。观众在黑暗中听见橹声渐远,仿佛亲历那个离去的夜晚。
这种\"渐隐术\"被现代公关团队玩得出神入化。某地产大亨退休前两年,故意让绯闻缠身,等舆论疲劳时突然宣布出家。记者追到寺院,只见墙头贴着\"闭关谢客\"的告示,却不知后山小径每日有奔驰接送\"香客\"。
更精妙的是某科技公司高管的退场:他宣布\"投身元宇宙研究\",实则将手中股权转为对赌协议。当公司陷入数据丑闻时,人们发现他早在协议中注明\"若发生合规问题,股权自动清零\"。这招\"金蝉脱壳\",让他在风暴中全身而退。
七、黄金分割点的血色浪漫
范蠡与西施的传说藏着最隐秘的退场智慧。野史载他携美人隐遁,实则早将西施安置在楚国别院,自己另娶农妇生子。当勾践追查时,他放出\"西施沉江\"的假消息,转头却让家仆在齐国散布\"朱公夫人貌若天仙\"。真真假假间,谁也抓不住他的软肋。
现代某明星离婚案中,经纪人故意泄露\"净身出户\"的假协议,真协议却约定三年内不曝光新恋情。当狗仔队蹲守空别墅时,当事人早已在海外注册新公司。
太湖的晨雾里,老渔夫仍在传唱范蠡的渔歌:\"网眼漏得三寸宽,大鱼小鱼都平安。\"这词听着像捕鱼秘诀,实为进退之道——给别人留生路,就是给自己留退路。就像现代商业竞争中,灭尽对手往往引来反垄断调查,留些\"漏网之鱼\"反而安全。
绍兴文种庙的香火从未断过,求官者最爱拜他。庙祝却总提醒:\"烧三炷香足矣,多烧反惹火焚身。\"这话倒应了文种结局——他若只献三术,或许能安享晚年。就像现代职场,功劳全揽者常成替罪羊,留些\"未竟事业\"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