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再困难:生活还得继续(1/2)
而在,老鹰岩基地内,赵伟学和战士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应对态度。
他们瞅准日军防御的间隙,时不时就对其进行偷袭。
每次偷袭行动前,侦察连都会提前摸清楚日军的部署和换防时间,为行动提供准确情报。
警卫连和狙击连紧密配合,警卫连负责突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日军阵地,展开近身搏斗;狙击连则在远处提供掩护,用精准的枪法压制日军的反击。
这些偷袭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士气,让他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在基地内部,趁着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赵伟学与谢婉婷以及三个营长对部队进行了全面调整。
五个特种连在之前的战斗中人员损耗严重,经过商议,最终决定连级单位的架构保持不变,但将原本的12个连缩编为七个连,整合成两个营。
第一营营长由柳根担任,鲁令月为副营长;第二营营长是唐三,马彪担任副营长。
两个营按照既定的安排轮流驻防阵地,确保防御力量的稳固。
为了让基地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吃饱穿暖,赵伟学带着谢婉婷和村长对后山的田地和养殖场进行了细致且精确的规划安排。
赵伟学凭借着后世掌握的知识,对稻谷种植进行改良。
尽管无法全然洞悉并驾驭后世杂交稻培育技术的精妙内核,但仅仅是略知一二的皮毛知识,于此刻而言,却也绰绰有余。
他指导村民们合理密植,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施肥,还引入了先进的灌溉理念,让每一株稻谷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同时,他把后世大规模畜牧养殖的经验也运用到了养殖场中,不断摸索改进饲料的配方。
经过一番努力,成效显着,鸡鸭鹅和猪羊的产量大幅提高,而且生长期也大大缩短。
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出栏的家禽家畜,现在时间明显减少,极大地缓解了基地的食物供应压力。
看到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变化,谢婉婷和村长都对赵伟学渊博的知识感到无比震惊。
村长感慨地说道:“赵队长,你不但军事才能出众,居然连田间作物和畜牧养殖都如此精通,老朽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谢婉婷虽然嘴上没有多说什么,但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她暗自思忖,这个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军事才能卓越也就罢了,为何对田间地头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也能如此精通?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村民们得知赵伟学解决了他们最担心的衣食问题,一个个对他感激不尽。
有些村民甚至认为赵伟学是玉皇大帝派来拯救他们的天神,毕竟凡人怎么可能做到如此无所不能。
然而,赵伟学却不这么认为,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拿来主义者”,只是把后世的经验提前运用到了现在而已。
自从解决了衣食这一大难题,整个老鹰岩基地的氛围逐渐稳定下来。
大家被围困时慌乱的心也渐渐平静,反正现在吃喝不愁,安全又有猎豹突击队全力保障。
对于不能走出大山这件事,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村庄和县城,所以大多数人并不把这当作一回事。
但赵伟学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日本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迟早会对老鹰岩基地再次动手。
因此,在保障基地生活的同时,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部队的训练和对日军动向的侦察。
他组织战士们进行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模拟不同场景下与日军的战斗,提高大家的实战能力。
侦察连更是加大了对周边地区的侦察力度,密切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危险信号,他深知,一旦日本人腾出手来,基地必将面临巨大的危险,所以必须想出应对之策。
不过在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前,生活还得继续。
为了防止大家在长期被围困的压抑环境下,出现类似后世医学上所说的心理疾病——虽然一时想不起来具体名称,赵伟学决定让女兵们成立一个歌舞团,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缓解紧张的氛围。
当他把这件事告诉谢婉婷和几个营长后,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可当讨论到让谁来主持歌舞团时,众人却一个个退缩了。
马彪首先挠挠头,憨厚地笑着说:“队长,你知道我是个大老粗,这种事儿就不用考虑我了,我压根儿就不懂这些。”
唐三也跟着摆摆手,无奈地说道:“队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五音不全,要是让我唱歌,那估计能把小孩吓哭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