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朱会计上门(1/2)
小朱会计肯定不只是送羊肉这一件事情。
老赵正准备洗漱,朱会计敲门进来了,手里拎着一个纸箱子:“还是按您上次安排的那样,打了真空袋的。”
“你这么客气干嘛?上次我们带去的,来的时候还没有吃完呢,哪能吃得了这么多。”任老师笑着说。
“你们带是你们的心意,我送过来是我的心意,不一样的。”朱会计说。
客套了几句,朱会计也不见外:“师傅,我爸的事,还得谢谢您,要不是您,我都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现在好了,我妈在城里陪孩子上幼儿园,我和我爸在农场,也方便我照顾。”
“人都有难肠的时候,挺住了,就过去了。”老赵说。
“怡宁姐和姐夫呢?”朱会计问。
“看她姑去了,一会就回来。”任老师回道。
“师傅,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说不能说。”朱会计问。
“你都说出来,还有啥能说不能说的?”任老师一边削着苹果,一边说。
“还是小视频的事。我在我的大学同学圈子里,发了朋友圈,效果挺不错的,好多外地的同学,都让我发快递。还有结伴自驾游专门过来的。但这个事,牵扯到食品加工、卫生监督和品牌,一时半会是办不好的,再说,我也没有那么大实力来干。我就想,能不能先利用熟人关系,搞亲情销售。”朱会计说。
“这个事情,坐在家里面是可以说的,可以搞。因为都是熟人圈子,信任度比较高,一旦说发生问题,也方便解决。但尺度一定要把握好,毕竟,一旦说追查起来,就是三无产品,麻烦就大了。所以,有风险。这也是我们当地羊肉生产的一个缺陷,任何初级产品,只有通过深加工以后,才能增值。但一个深加工过程,并不是有投入就能够实现销售增值的,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有特色的产品,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所以,你如果要这么做的话,就要把握好这个尺度,还是以生肉为主,熟食为辅的好。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贴牌。”老赵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这几天,农场要收走的风声很大,外面的说法也很多。就有些犹豫了。”朱会计说。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农场在,只要你全心全意去干,就没有别的问题。农场发生了变化,能养羊的地方又不是一个,你们老家,不是更具有养殖优势吗?只是我要提醒你一点,搞养殖,不仅仅是投入大,风险高,效益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腔热血的问题,一定要从经营的角度,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对于你来说,热情有了,经验有了,特色产品有了,那么你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你的经营目标。”
朱会计听的很认真。
“这也是我一开始,反对他们大搞的原因,不能只是自己以为好就是好的,要想办法把这个好当做一粒种子,种到别人心里,让别人说出来才是真的好。这一行,是个苦差事,不只是操心费神,风险也大。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记住,盯住区外市场,是唯一的出路。”
怡宁他们回来后,任老师,怡宁和朱会计三个女人又唠叨了半天,快十点的时候,朱会计才走。几个女人说话的时候,老赵就再不多言了,但还是听出来了朱会计的意图:“我给你带了点做好的肉,你可以在那面跟你的好朋友们尝尝,如果好的话,我这边随时都可以发货的,还可以在朋友圈分享一下。当然,如果有量了,会提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