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茅山上清分脉(2/2)
“不用惊慌,一点后手,希望你不会用到你若不放心可让师门长辈看看。”
“论道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在下有个疑问……”
“请讲。”
“郑兄可曾想过,符箓为何一定要用纸笔?”
夜风卷起满地落叶,在月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芒。郑子布望着刘青眼中闪烁的金芒,反倒是有些不明所以。
画符若是不用纸笔,不做法不上坛,如何作符?
不过想到是前辈说的,必然是有新意,只是自己才学浅薄,可能不太理解,所以听的云里雾里,觉得是胡话一通。
郑子布只能先记下,等到四目师叔醒了,去问问。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颠簸前行,转过三道山弯,朱漆山门赫然入目。
门楣上“茅山上清别脉”的鎏金匾额被灯笼照得发亮,两侧石狮爪下踩着符箓石刻,连门环都是八卦形状。
刘青挑眉,心里想到,比起四目那座简陋的草屋还有九叔那义庄,
这里更符合「茅山正统」的派头。
倒是不知道茅山正统的山门该如何古朴气派。
郑子布抬手叩响门环,铜铃声中,两扇大门缓缓打开,露出穿月白道袍的守山弟子。
他们看见四目道长的伤势时齐齐色变,为首弟子立刻转身奔走,山道上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传讯哨音。
刘青注意到,这些弟子腰间皆挂着刻有「镇」「安」等字样的符牌,脚步起落间暗合北斗方位,显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嫡系。
到底还是有弟子发家,哪怕是千鹤都能调教出来四个像样的徒弟,这里九叔和一人世界融合,自然不可能没有别的变化。
而且一个真实的世界,肯定会有补丁。
如此,这些普通弟子倒也合理。
穿过三重庭院,眼前豁然开朗。
正中央是座飞檐斗拱的三清殿,檐角挂着的风铃随山风轻响,殿内烛火通明,隐约可见供奉的元始天尊像手持符箓,神态庄严肃穆。
庭院两侧是整齐的厢房,窗纸上映着弟子们忙碌的剪影,有人在研磨朱砂,有人在晾晒草药,空气中浮动着淡淡艾草香。
所有的一切都给刘青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仿佛一下子从村里出来来到了城市,反倒是让刘青有些不适应。
不过一想也对,四目那么多钱攒着,九叔其实也有不少,真要挣钱,这些道士其实并不算缺少。
“前辈请随我来。”
郑子布引着刘青走向东侧厢房,
“四目师叔先在静室疗伤,待安顿好后,我命人送热水来。”
刘青推开房门,环顾四周屋内陈设简洁雅致,墙上挂着《黄庭经》拓本,案头摆着青铜香炉,竟已燃好安神香。
瞥向墙角的书架,发现除了道藏典籍,还有几本《鲁班经》《千金方》,显然主人常在此研习杂学。
“委屈前辈暂住此处,晚些时候......”
郑子布话未说完,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两名记名弟子抬着担架匆匆而过,担架上的伤者浑身焦黑,衣料上残留着幽冥铁精的气息。刘青皱眉,这才想起魔神虚影虽被斩杀,但其污染仍在扩散。
“抱歉,今日事多,我需去安排除秽事宜。”
郑子布面露歉意,
“我已命人备下素宴,前辈若饿了可先用餐,我稍后便来。”
刘青颔首,目送他离去后,目光落在桌上的食盒上。
打开时,四菜一汤的热气扑面而来:
土豆烧鹅色泽红亮,山药炖排骨香气浓郁,甚至还有一碟松花粉糕。
刘青夹起一块鹅肉,发现肉质鲜嫩入味,却感受不到丝毫灵气波动。
自己到底是想多了,哪怕是茅山这种大派,也不能在末法时代如此奢侈。
或许有也不是自己这个量级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