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 第451章 地下运粮隧道的惊世创举

第451章 地下运粮隧道的惊世创举(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一夜暴富!我的工厂通古今 养殖暴富:只因遭雷劈 我不是贱圣 山河有画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全民:神级天赋,全物品掉落 师娘让我结婚,师姐们吃醋了 深空之影 富三代不讲武德,开挂横扫娱乐圈 南宋北中

【凛冽的寒风依旧肆虐着京城。户部粮仓前,饥民们排着望不到尽头的长队,面黄肌瘦的脸上满是绝望。粮仓内,官员们对着空空如也的粮囤唉声叹气,新收的粮食因运河冰封、官道积雪,仍滞留在千里之外的江南。】

【乾清宫内,朱由检来回踱步,案头摆满了各地关于粮荒的奏报。\"报——\"一名太监急匆匆闯入,\"启禀陛下,城外饥民已开始抢夺粥棚,局势恐将失控!\"朱由检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朕的大明,难道要亡于这区区粮食?\"】

【次日早朝,奉天殿气氛凝重如铅。朱由检将米价暴涨的奏折狠狠摔在龙案上,奏折滑落在地,惊起满殿寂静:\"看看!去年江南丰收,如今京城米价却涨至百钱一斗!百姓食不果腹,你们就拿不出半点办法?\"】

【内阁首辅洪承畴整了整官袍,上前躬身:\"陛下息怒。如今寒冬腊月,水陆运输皆停,此乃天灾。唯有等开春后,漕运恢复,方可缓解粮荒。\"】

【\"等?\"朱由检怒目圆睁,\"等到开春,百姓都要饿死了!去年增设漕船、广备车马,结果如何?还不是被一场风雪堵在了半路!\"】

【刑部尚书乔允升小心翼翼地出列:\"陛下,要不先开仓放粮,解燃眉之急?\"】

【\"仓里哪还有粮!\"朱由检猛地拍案,震得案上的玉玺都微微晃动,\"朕要的是一劳永逸之策,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殿内鸦雀无声,众大臣纷纷低头,不敢言语。这时,工部侍郎宋应星捧着《梦溪笔谈》,犹豫再三后迈出一步:\"陛下,臣曾研读古籍,见古人有挖掘地下甬道运送物资的记载。若能改良,在地下修建运粮隧道,或许可不受天气影响,保证粮食随时运达。只是……这工程极为浩大,需解决通风、承重、挖掘技术等诸多难题,且尚无先例可循。\"】

【\"没有先例,就由朕来创造先例!\"朱由检握紧拳头,\"即日起成立'地龙监',朕要在地下挖出一条贯通南北的运粮通道!三个月内,必须看到试验段!\"】

【地龙监设在京城南郊一处开阔之地。寒风中,工匠们围在朱由检绘制的图纸前,窃窃私语。老石匠刘铁锤吐了口唾沫,用力敲了敲图纸:\"挖地道?这不是胡闹嘛!地下黑咕隆咚,万一塌了,多少人得埋进去?我干了一辈子石匠,从没听过这种荒唐事儿!\"】

【年轻的陶工张二狗却凑上前,眼睛发亮:\"师傅,您看这图,要是用陶管加固,说不定能行!我烧了十年陶,知道怎么让陶管更结实。\"】

【传教士汤若望推了推眼镜,神色严肃:\"地下挖掘需精确测量,土质、湿度都会影响工程。稍有偏差,隧道就会错位,后果不堪设想。\"】

【首次试验开始,工匠们在黄土层小心翼翼地挖掘。二十丈的隧道初具雏形时,朱由检亲临现场。当第一辆运粮车驶入隧道,顶部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泥土簌簌掉落。】

【\"快停下!\"朱由检脸色煞白。宋应星趴在地上仔细查看,冷汗瞬间湿透后背:\"陛下,土质松软,承重不足,陶管也出现裂缝。这样下去,隧道迟早会塌。\"】

【\"限你们十日,必须想出解决办法!\"朱由检甩袖而去,留下满脸愁容的工匠们。】

【第二次试验,隧道改用砖石加固。然而,挖掘到三十丈时,突然涌出大量地下水,转眼间淹没了施工现场。工匠们惊慌失措,尖叫着向外逃窜。】

【朝堂上,弹劾的奏章如雪花般飞来。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沾满泥水的奏报,声色俱厉:\"陛下!这地道工程劳民伤财,还没建成就要淹死人!分明是荒诞之举,必须立即停止!\"】

【\"停止?\"朱由检捏着同样湿透的工程图纸,冷笑一声,\"百姓饿死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停止?地龙监继续研发,再有阻拦者,革职查办!\"】

【研发陷入绝境,整个地龙监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张二狗在烧窑时,盯着窑中烧得通红的陶砖,突然眼睛一亮。他连夜跑到朱由检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陛下!我想到了!把陶砖高温烧制,让它硬如钢铁,用来砌隧道,肯定结实!\"】

【汤若望也若有所思:\"陛下,西洋有一种排水螺旋泵,或许可借鉴其原理,解决地下水问题。\"】

【朱由检目光炯炯:\"好!立刻试验!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隧道建成!\"】

【经过无数次尝试和改良,半年后,全新的试验隧道终于竣工。它高两丈,宽三丈,顶部和两侧用特制的高温烧制陶砖加固,每隔百丈设有螺旋形通风井,底部铺设着精巧的排水管道。】

【试运当日,京城百姓闻讯赶来,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朱由检亲自到场,随着他一声令下,第一辆满载粮食的马车缓缓驶入隧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马车稳稳当当从另一端驶出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张二狗激动得泪流满面,刘铁锤也红了眼眶:\"咱这把老骨头,也算干了件大事!\"】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户部尚书毕自严兴奋地在朝堂上汇报:\"陛下!若建成此隧道,每年可节省运输损耗百万石粮食,且彻底摆脱天气制约!此乃利国利民的千秋伟业!\"】

【但礼部尚书李腾芳却忧心忡忡:\"陛下,古语有云'地载万物,不可轻动'。如此大规模挖掘地下,惊动龙脉,恐遭天谴。还请陛下三思啊!\"】

【\"龙脉?\"朱由检扫视群臣,\"让百姓有饭吃,让国家安定,这才是最大的龙脉!地龙车隧道,必须全力推进!\"】

【在朱由检的强力推动下,地龙车隧道以京城为中心,如蛛网般向四周延伸。仅仅一年时间,便建成了三条主干隧道,将江南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曾经暴涨的米价迅速回落,京城百姓终于能吃上平价粮。】

【然而,民间的抵触情绪却并未完全消散。风水先生们依旧四处宣扬:\"挖地道会断了大明的气数,触怒地神!\"城郊的村民们担心施工会破坏祖坟,多次聚集抗议。】

【朱由检决定亲自出面化解矛盾。他不仅在朝堂上公开讲解隧道的建造原理,还带着群臣来到施工现场,让大家亲眼见证工程的科学性。他对百姓们说:\"这隧道不是在破坏风水,是在救大家的命!等隧道建成,南来北往的粮食畅通无阻,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饱饭!\"】

【为了让百姓更直观地感受隧道的好处,朱由检下令在已建成的隧道内举办\"地下庙会\"。夜幕降临,隧道内灯火通明,杂耍艺人表演着精彩的节目,小贩们叫卖着各种小吃,还有工匠现场展示隧道的建造工艺。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在儿孙搀扶下走进隧道,感慨道:\"活了一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能在地下走路!看来皇上真是为咱百姓着想啊!\"】

【随着地龙车隧道的推广,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粮食运输的范畴。商人们发现,利用隧道运输丝绸、瓷器等贵重物品,不仅不受风雨侵袭,还能避开强盗劫匪,安全性大大提高。一时间,\"地下商路\"兴起,无数商贾趋之若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带着武库回明末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