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骊山老母惩秦皇(2/2)
骊山老母自从被秦始皇调戏之后,就不愿意再以自己真实的美丽女神的样貌示人,而是故意变成一个老妇人的形象,防止在人间走动的时候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从此,黎山老母都是以慈祥的老奶奶的面目出现。
秦国的历代王陵,自秦昭襄王开始,便建立在骊山之上,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曾祖父秦昭襄王、曾祖母唐太后和叶阳后、祖父秦孝文王、祖母夏姬和华阳夫人、父亲秦庄襄王、母亲赵姬,以及秦始皇嬴政本人日后皆葬在骊山王陵。
秦始皇帝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在秦朝的东郡有一颗陨石从天而降。东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吕不韦主政时攻打下来的,当时此郡是齐、秦两国的交界地。已是大秦帝国的一个东方大郡。陨石落地这个事情也不是非常奇怪,让大家议论并且感到恐惧的事情是消息传来:是在陨石的上面刻着的字是“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非同小可。
现场有个识字的人把那几个字给念出来了:“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啊,等秦始皇一死,这秦国就会被大家给分割了,这也就意味着秦朝要走向灭亡啦。
这个事情可不简单,马上就有人把这个情况告知了官府。当地的县令得知后,赶紧派官差把这个地方给封了起来,随后又急急忙忙地把这件事呈报给了秦始皇嬴政。
与此同时,在沛县泗水亭有一个人物正应未来天子之命。此人姓刘,叫刘邦。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命人铸造了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鼎身,以此象征王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的统一昌盛。夏、商、周三朝,九鼎都被视为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九鼎的下落却成为了千古之谜。
有传言称九鼎被秦国夺走并迁至咸阳,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九鼎却不知所踪。有人猜测九鼎被沉入泗水彭城,秦始皇曾派人打捞却无功而返。传闻泗水处应有龙气在刘邦身上。
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或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时值战国时期,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与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刘邦少年时和卢绾一起读书,彼此交好。他的鼻梁高挺,眉骨立体,有美好的鬓角、胡须,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刘邦为人仁厚而爱护他人,乐善好施,个性洒脱豁达、不拘小节,颇有度量。但他不喜欢跟家人一样从事农作生产,所以常被父亲训斥。早年也曾因时常带人寄食,与其嫂发生过矛盾。
丰邑和沛县曾隶属魏、楚,刘邦的青少年时代成长在魏楚交界地带,受到两国文化氛围的熏陶,其人熟习楚歌,又仰慕魏国英雄信陵君魏无忌的德行。后来有能力西行至魏国各地时,信陵君已故去多年,曾是信陵君门客的张耳在魏国担任外黄县令,招致四方门客。当时秦国已展开攻灭魏都大梁的战役,刘邦到外黄多次随同张耳交游,以宾客身份相处数月之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沿袭楚旧郡设立泗水郡。进入壮年后的刘邦通过试补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在任上,他和县廷的每个官吏都能亲昵地调笑,又喜欢喝酒,爱好美色。
刘邦曾经到秦朝首都咸阳参加徭役,其间任意观览,望见了秦始皇,非常地感叹说:“哎呀,大丈夫就应当像这样啊!”
当时,单父县人吕公因为和沛令是好友,躲避仇家搬到沛县定居。沛县的豪杰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去拜访祝贺。当时主持接待的是在沛县担任主吏的萧何,他规定说:凡是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坐到堂下。刘邦时任亭长,向来看不上那些官吏,就在名帖上假称:“贺钱一万!”实际没带一个钱。名帖递入后,吕公大惊,起身到门口来迎接他。
吕公喜欢相人,看见刘邦的形态样貌,就非常敬重他,领着他入席就坐。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刘邦趁机亲近地戏弄席间诸位宾客,干脆就坐到首席去,丝毫不畏缩。饮酒到尽兴时,吕公向刘邦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刘邦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女愿意许给你做洒扫的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当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怎么现在你随便就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妇孺之辈能懂的。”最终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话回正题,秦始皇嬴政看了那关于天降陨石,陨石上有字的奏章,对这事特别上心。秦始皇嬴政不觉得这是什么神神鬼鬼的事,他心里头想的是:这个事情肯定是人为的,十有八九是那些六国的贵族捣的鬼。
于是秦始皇就下了一道旨意,派御史奔东郡去了。对那天降陨石的周边的人家仔细盘查,这审了一圈下来,不管问谁,个个都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还一口咬定那陨石掉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有字了。
秦始皇嬴政听了非常着急:难道真有那所谓的“天意”不成?为了自己的地位,秦始皇颁下旨意,让人不许再议论这事,并且把陨石周边的那些人家,一个不留,全都给杀了,还派了人去用火把那陨石给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