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一石千浪(2/2)
他摇了摇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百姓先入为主,你写一份,朝廷就会再回击一份。刘氏这条破船本就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可我们义军的好名声,却会在这种不清不楚的僵持中受到怀疑,甚至被有心之人抹黑,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大哥说得不错,檄文有一份就足够了,写多了只会适得其反。”项小满沉吟道,“圣人言:「于人,轻听其言而重观其行。」于我义军也一样,说得再好听,不如让百姓得到切实好处,这一点,我们当初在岷洮起事时,就已经感受到了。”
张峰咂咂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赫连良平倒是在心中暗赞,项小满的心性越发沉稳。
良久,见二人都不说话,项小满便又主动开口:“我当初让姐姐带兵驻守九口关,本想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做准备,如今看来,或许需要她再走一趟了。”
“回守定安?”赫连良平问道。
“嗯。”项小满沉吟道,“雍州军来犯,还是岷洮首当其冲,但眼下岷洮只有一万守军,想要挡住梁王的兵马,着实不易。”
他顿了顿,又长叹一声,“最近我越发觉得义军兵力不足,原想着二十万大军已经够多,可真用起来,却总显得捉襟见肘。”
赫连良平笑而不语,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项谨一再强调:一年内休养生息,不主动进行任何军事行动。
虽说冀北数个方向都有强敌,但真实情况,却是各方都因种种因素而无法轻易去侵扰。而以冀北的固定防守姿态,就算哪里有敌人来犯,其他地方也可立即增兵支援,根本不会出现一丝混乱。
可项小满太过心急,一心想着找东召朝廷的麻烦,以至于将冀北防线整体拉长了一大圈,再加上攻防形态的转换,以及多线作战,二十万大军自然是显得不够用了。
他无奈地摇摇头,起身说道:“时间紧迫,我这就去写调令,让人连夜送往九口关。”
……
一夜过去,堡城内外晨雾弥漫,天未大亮,项小满便下令拔营。
他与赫连良平兵分两路,同时向东进发,沿途所遇诸县,在兵力空虚且无后军支援的情况下,几乎都被义军毫不费力的攻破,六万大军以风卷之势,向云州城快速推进。
而随着朝廷檄文的传播,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北方六州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最先作出反应的就是北豫的方令舟,打着「支持冀北义军,守护汉家河山,清剿北燕余孽,推翻昏聩朝廷」的口号,于上阳关陈兵十万,为出兵雍州栗山郡做着准备。
而方令舟有所行动,与之相邻的冀南高顺等人,同样嗅到战机,将原本防着北豫的五六万兵马,重新调往曲阳郡,趁着罗不辞不在,再度打起了冀中与冀西的主意。
而九口关内,在接到项小满调令的第一时间,林如英便立即点齐兵马,日夜兼程,火速赶往岷洮支援。
与此同时,定安城项家宅院的书房内,项谨也在拿着朝廷的檄文,反复斟酌。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大战来临的紧张,唯一流露的,便只有深深的疑惑。
就在这时,影一走入,来至书案前,抱拳说道:“王爷,秦光和楚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