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怨气为引(1/2)
当夜,刘魁夫妻俩留在曹氏院子里与兄嫂又聊了许久。
为的是解释清楚,他们两口子是被二房和三房骗到夏氏那的。不是故意摆出长辈的款儿逼迫刘绰给二房和三房安排差事。
入睡前,袁氏忍不住提醒:“郎君,以后可别再让二兄和三兄几句话就骗过来了!绰绰如今是县主,他们这样动不动跑她面前摆长辈的谱,得罪人,咱们可不能跟着一起!”
“嗯!”刘魁闷闷应了一声。
“郎君,你说,绰绰事先知道二郎和三郎被俘虏的事么?我瞧刚才大兄和大嫂的反应,不像事前知道的样子!”
刘魁挠了挠头,思索道:“这谁能知道?不过,绰绰那孩子心思深沉,说不定真知道。”
“我觉得,绰绰早就知道了。你想啊,那张将军是想讨好绰绰来着,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告诉她一声?可这么大的事,就算不好跟阿家和阿翁开口,也得···绰绰是怎么忍住不告诉大兄和大嫂的?”
刘魁却在想着什么,没给她回应。
袁氏撑起身子,忍不住问:“郎君,你想什么呢?”
“你说,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哪有这样的人?”袁氏想都没想便道。
“我说绰绰,她小小年纪怎么能知道那么多事儿呢?”
“天生的,大兄聪明,大嫂也聪明,绰绰就聪明!”
“你不是说没人生而知之么?”
“我没说她生而知之,我说绰绰聪明····”
“出来这么久,我也该回彭城了。你跟媛儿就留在长安,年底绰绰成亲,别来回在路上跑了···”
转眼间,就到了夏天。
长安城的雨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县主府的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刘绰站在廊下,望着阴沉的天色,眉头微蹙。
绿柳出嫁后,菡萏暂代了她的位置,此刻正捧着一件披风快步走来。
“县主,小心着凉,还是披上吧。”菡萏轻声道。
刘绰点点头,刚系好披风,便见卜管家撑着伞匆匆穿过庭院,身后跟着一个额头渗血、浑身湿透的少年。
“县主,这位小郎君说有要事求见,说是......罗有德的族人。”卜管家低声道。
菡萏一听,急道:“怎么把罗家的人给带进来了?”
刘绰眸光一凝,仔细打量那少年——约莫十三四岁,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但眼神却异常坚毅。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油布包裹,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怎么一脑门血?你们打的?”她问。
卜管家赶忙道:“县主明鉴,不是咱们府上的人动的手。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二话不说,就对着咱们县主府磕头。赶也赶不走,他说有重要的东西要亲手交给您!要不然,也不能把他带进来!”
“带他去书房。”刘绰转身道,“备些热茶和干净衣裳。”
书房内,炭火驱散了雨夜的寒意。
少年换好衣裳后,仍死死抱着那包裹,警惕地环顾四周。
“你叫什么名字?与罗有德是什么关系?”刘绰温声问道。
“你是明慧县主?”少年抿了抿唇,哑声道。
“罗九郎···”见刘绰没否认,他接着道,“罗有德是我堂叔。县主,我全家都被抓了,只剩我一个......”他声音哽咽,“堂叔活着的时候,我们一家没托上什么福。为什么···他死了,我们一家却得跟着一起死···这是为什么?”
“你们一家被抓了?”刘绰扫了一眼他怀里抱着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哪来的,你又是怎么逃出来的?”
罗九哭了很久才颤抖着打开油布包裹——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册子和一份案卷记录。
“这是......”刘绰翻开案卷,瞳孔骤然收缩。
里面详细记录了一个死囚犯的出身来历,还附了图像。“南诏人···此女精通巫蛊之术···需以怨气为引方可成事···”
“叔母说,这是之前堂叔交给她要她保管的。这上面的女人她也不认识!”罗九红着眼道,“我从小就跑得快......猫鬼案是灭九族的大罪···我们四处喊冤···可是没人理会···阿娘说···阿娘说,这长安城里只有明慧县主敢为我们穷苦人主持公道···她连青楼女子都愿意管···”
看着案卷上的文字,刘绰指尖发冷。
这应该就是猫鬼案幕后那个施术的人。
以怨气为引···是什么意思?
怨气···
这怎么还出来玄幻色彩了?
夷陵老祖魏无羡?
这怎么可能?
她真想找一号公务员好好聊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