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沙盘战法(2/2)
从东汉末年开始,塞外羌族不断侵扰汉朝边界,甚至趁着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内地,占据了京城一带属县。这种侵扰行为严重威胁了汉朝的边境安全和稳定。
马援因此又被任命为陇西太守,主要负责平定西边的叛乱。公元35年,马援率领3000兵马大破羌族,通过奇袭的方式杀敌甚多,降服了大量的羌族士兵,成功稳定了中国西北边境。这一战使得青海地区并未落入异族手中。
为了更好地治理边境地区,马援还建议朝廷返回俘虏的羌族人民,并为他们安排管理,修建城市,发展农牧业等举措,以共同开发边境地区。
这些措施为民族团结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在战斗中,马援往往身先士卒,甚至在一次战斗中被飞箭射穿腿肚。
然而,马援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坚持战斗在第一线。马援不仅勇猛善战,还特别慷慨仗义,每当获得封赏之后,他都要把拿到的赏赐毫不保留地分给部下。这种慷慨仗义的精神,也赢得了部下深厚的敬意和拥护。
公元42年,马援南渡江海,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军事行动。他被任命为伏波将军,南征交趾,平定叛乱。他率领2万士兵和2000艘船只,长驱直入上千余里。在晋西一带,他数次击败敌军,斩杀叛军首领,并将其首级传送到洛阳。
随后,他又进击并打败了飓风,一共斩服了5000多人,最终平定了越南地区。在平定叛乱后,他修筑城郭,开渠引水,浇灌田地,还参照汉律修订了当地的法律,普及法律知识,大大减轻了当地越人和汉人的矛盾。
6年后,武陵地区的五溪蛮发生暴动,威胁到了东汉王朝的南部边疆稳定。此时的马援虽然已经62岁,但他依然心怀国家,于是再次主动请征。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他成功平定了五溪蛮的叛乱,维护了东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
可惜的是,云台二十八将当中并未出现这位传奇将军的身影。原因在于汉明帝刘庄执政期间坚决拒绝外戚干政,而汉明帝的皇后正是马援的女儿。为了向众人传达决心,汉明帝并未把马援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内。
“金庸武侠王重阳是否真实存在,全真教在神雕侠侣中为何被黑的很惨#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是金庸武侠中的武学奇才,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他在“活死人墓”下修炼悟道,其妻子风姿飘逸绝伦。在财主周伯通的资助下,他创立了教派。此人便是全真教的开山始祖王重阳。
那么,真实的王重阳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为何《神雕侠侣》中的全真教会被“黑化”得体无完肤?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王重阳是全真派的创始祖师,全真七子的师傅,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堪称当时天下第一。然而,这些人物并非金庸先生的虚构。
公元1112年,正值宋徽宗执政的北宋时期,王重阳出生于陕西咸阳。他原名王喆,字知明,后改名王嚞,字德威,号重阳子。他在少年时期热爱读书,后来考中进士。
王重阳虽为儒生,却非常善于骑射,堪称文武双全。在他18岁到25岁期间,他曾应试礼部,但未考中。26岁时,他再次应试并考中甲科。这也说明王重阳的武艺在历史上确实出众。然而,心怀大志的王重阳却仅担任了一个蒸酒小吏,最终愤然辞职。
在金庸小说中,王重阳因愤恨金兵侵犯中原,所以动用亲人耗时数年兼程,主要用于暗藏兵器和粮草,建造了一座隐居之所。不过,最后一举失败,他隐居于此,自称“活死人”。
其实,“活死人墓”确实存在。王重阳辞官后的1159年,也是南宋时期,中原地区早已被金人控制。
不过,“活死人墓”与抗击金朝并无关系。而是王重阳在这一年游历时,认识了一位艺人,并从其处得到了修炼的启发。此后,他开始出家,并在南时村筑墓,住在墓中悟道两年之久。王重阳将此处称为“活死人墓”。
在修行上,王重阳主张无心妄言,柔弱清净,正心诚意,少私寡欲。1167年,他从陕西前往山东传道渡人。期间,在宁海地区,他结识了周伯通。
然而,真实的周伯通并非王重阳的师弟,而是一位非常有钱的财主。他与王重阳刚一见面便被折服,于是成为王重阳传道的主要资助者。王重阳认为,凡是出家之人,必先有安身之所,因为房舍是一个人的依靠,只有身体有所依仗,心灵才会渐渐得到安定,气神也会因此和平畅顺,从而得以领悟真道。
于是,周伯通为王重阳出资建庵,王重阳将庵题为“全真堂”,全真教由此建立。
王重阳非常重视群体形式的修炼,主张修道者应该和道而居。
于是,他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徒。这7位徒弟在小说和历史中均被称为“全真七子”,也称“北七真”或“全真道士”,是全真教兴旺发展的骨干成员。
然而,王重阳收这7位徒弟并非易事。若想迅速发展,全真教的初始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他的大弟子马钰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裔,曾掌管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以及兵部的各项工作,权势显赫。马钰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孙不二曾经就是他的妻子。
以各种笔法“黑化”得体无完肤。
王重阳如果能把马钰收入门下,这对全真教的名声和发展将会极为有利。于是,他费尽心思,通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感化马钰。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马钰曾在自己的着作中写道:重阳祖师百般点化,有一夜梦里于中庭,自己的性命犹如一只瓷板落地即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