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章 第一位西天取经(2/2)
刘庄于是派人出使天竺,问佛道法,史称“永平求法”,这是中国与印度的首次直接往来。
使者最终从天竺求得《四十二章经》。由于佛经是由白马驮回,汉明帝便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
可惜上天过于吝啬一位明君的寿命,刘庄年仅48岁,便中年离世。
“全真教丘处机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成吉思汗都要称呼他为真神仙#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一流高手,全真七子之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的修为远比武学成就高深。
74岁高龄时,他远赴西域,跨越3万多里劝止杀戮。成吉思汗称他为“活神仙”。此人便是全真教掌门长春子丘处机。
在《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被描绘成一位武功高强、性格豪爽的道士。他与江南七怪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他与郭靖之间的师徒情深,都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丘处机并非以武功着称,而是以其深厚的道行和慈悲的心怀闻名。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自幼失去双亲,经历了诸多人间辛苦。他从童年时期就向往修炼成仙,这种向往可能源自他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以及对道教教义的认同。
据说,丘处机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曾经多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一次次坚持寻找。
通过这种方式,他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和身心,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据历史文献记载,丘处机在19岁时便出家修道,独自在昆嵛山石门峪开始了苦修生活,目的是修炼成仙,解脱轮回之苦。
当时,王重阳的学识和修行境界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丘处机有幸与其相见,王重阳认为他非常人,于是将他收为弟子。
虽然最初丘处机并未直接拜师,但王重阳对他的勤勉好学和虔诚敬仰表示赞赏,这也为丘处机的最终拜师打下了基础。
在跟随王重阳的日子里,丘处机被其深厚的道教理论和修行实践所吸引。这种密切的师徒互动加深了丘处机对王重阳的敬仰和信任,最终他决定正式拜师。
通过王重阳的悉心教导,丘处机迅速领悟了全真教的精髓,不仅学习了全真教的内丹修炼之法,还深刻领悟了道教思想中的“无为”和“亲亲”等理念。他的修行天赋令王重阳赞叹不已。
王重阳羽化后,丘处机在陕西盘溪洞内苦修6年,后来又在龙门山精修7年。
随后,他继承王重阳的遗志,广收门徒,以山东半岛为中心,积极传播全真教的教义,并致力于全真教的发扬光大。大约在1208年至1214年之间,丘处机创立了龙门派。
这一信息主要来源于道教相关文献,但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龙门派是全真道传承的主要教派之一。
通过广发度牒、建立宫观以及社坛讲道等方式,丘处机使全真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一个小众教派发展成为北方地区的第一大教派。
金国与南宋都曾先后派遣使者邀请丘处机,但他皆不应召。除了传教之外,丘处机还致力于着书立说,以文字的形式将全真教的教义和思想传承下去。
例如《大丹直指》等书籍,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基本理论和修行方法,为后世的道教修行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根据《长春真人西游记》等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派遣使者邀请丘处机。丘处机这次积极应召。尽管已经74岁高龄,但他毅然决定带领弟子长途跋涉会见成吉思汗。
他从山东境内出发,沿途经过河北、内蒙古、XJ、中亚,最终在阿富汗的昆都士山西北见到成吉思汗,全程大约里。这一数字不仅展示了丘处机此次行程的艰辛和决心,也体现了成吉思汗对他的重视和召见的紧迫性。
当成吉思汗在八鲁湾行宫见到丘处机时,表现出了极高的敬意。他向丘处机询问长生与治国之道。
丘处机却实事求是地回答无法长生,但他向成吉思汗传授了道家养生之术,并讲解了治国理政的道理,主要倡导“清心寡欲”和“敬天爱民”的理念。
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智慧和品格深感佩服,因此尊称他为“活神仙”。他不仅采纳了丘处机的建议,减轻了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还赐予丘处机掌管天下的权力。
通过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会面的结果来看,“活神仙”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他在道教修行上的高深境界,更加彰显了他对社会的卓越贡献和广泛的影响力。
他那慈悲的心怀、非凡的智慧以及坚韧的精神品质,都使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
那么,为什么成吉思汗会如此欣赏丘处机呢?其实除了丘处机本身的道行和智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蒙古帝国正处于崛起之中,成吉思汗急需一种能够稳定人心、巩固统治的思想武器,而丘处机所倡导的道家思想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因此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高度重视。
丘处机为何拒绝金国和南宋的邀请,却不远万里与成吉思汗会面呢?其实,这是因为丘处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
无论是混乱的金国,还是软弱的南宋,都不是未来的主角。与这两国合作完全没有前景可言。出于对全真教未来发展的考虑,他必须为教派的生存发展负责。所以,他选择与更有潜力的蒙古力量合作。
除此之外,还有个人的信仰与追求。丘处机作为一位道士和思想家,他更倾向于追求道教思想的传播和全真教理念的推广,而不是参与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