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诱饵(1/2)
“你想休息了?”
李天云扭头看向陈麟,“你这年龄对于协会领导层来说也就是刚刚开始而已,五十多岁的状态也正是壮年,你小子才多大年纪就想撂挑子?”
陈麟苦笑着指了指自己鬓角的白发:“李老,您看清楚了,我也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了。”
“胡说!”
老人突然激动地拍了下轮椅扶手,“我在你这个时候不还在维系红龙协会?当初你刚见我的时候,我的年龄可比你现在大得多了!”
舰桥里的军官们听到这番对话,都忍不住低头偷笑。
陈麟无奈地摇摇头,正想说什么,突然警报声再次响起。
“报告!奥尔特云观测站发来紧急通讯!”
“发现……发现第二波外星舰队,规模是刚才的十倍!”
全息沙盘上瞬间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如同潮水般向太阳系涌来。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战舰的阵型中赫然夹杂着几艘明显是人类制造的舰船。
“果然……”
陈麟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准备,让前线指挥官处理就好,有问题了再来找我。”
“说起来,你觉得张守仁家那个小丫头怎么样?”
李天云突然话锋一转,手指轻轻敲击着轮椅扶手,“就是那个在上都学院拿了双料博士的丫头。”
陈麟挑了挑眉,顺手接过副官递来的战报扫了一眼:“您是说张宁?那丫头确实不错,就是太爱较真,上次因为量子引擎的能耗问题,差点跟科学院的老院士打起来。”
“哈哈哈!”
李天云笑得直拍大腿,“这不跟张守仁最开始年轻时一个德行?说起来你可能也没见到过,但是最初张守仁可比他后面要激进的多……”
舰桥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报告会长,敌方先锋舰队已被全歼,主力部队正在后撤!”
“要追击吗?”
陈麟头也不抬地摆摆手:“按预案执行就好,指挥权在你手上。”
“是!”
陈麟此时转头又对李天云笑道,“那丫头可比一般人厉害多了,她研发的量子纠缠通讯系统,现在可是咱们舰队的标配。”
全息投影上,前线战况实时更新着,人类舰队以完美的协同阵型将外星舰队分割包围,每一艘敌舰的覆灭都化作数据流在屏幕上闪过。
“不过……”
陈麟抿了口茶,“我觉得周家的周毅更合适。”
“那小子之前在奥尔特云前哨站当了五年指挥官,处理过三次外星文明接触事件,次次都很漂亮。”
李天云眯起眼睛:“我听说过他,有种充当汉使的感觉,手段果断,杀伐之类的也很不错……”
“不过仔细想想这种人可能更合适充当使者或者前线将领,真的让他坐在这边倒只怕是会让协会走向不可控的路线。”
“你也知道这个啊?”
李天云点了点头,“说的很有道理,这种人的确是不适合这个位置。”
突然,警报声再次响起,但这次是代表胜利的蓝色频闪。
通讯官兴奋的报告:“会长!敌方旗舰已被击毁,剩余舰队正在投降!”
陈麟和李天云相视一笑,仿佛早已知晓这个结果。
老人慢悠悠地从轮椅暗格里摸出两个酒杯:“尝尝?起源星的特酿,藏了二十年了。”
“医生不是不让您喝酒吗?”
“嗐,打赢了还不让庆祝?”
李天云狡黠的眨眨眼,“再说了,我这把年纪,医生的话也就是听听而已。”
两人碰杯时,舷窗外炸开绚丽的胜利焰火。
陈麟望着漫天光点,突然说道:“其实我在想……要不要设立双会长制?一个主内一个管外部……”
李天云举杯的手顿在半空,眼中精光一闪:“妙啊!一个管科技发展,一个管星际防务。不过……”他压低声音,“你就不怕他俩打起来?”
“现在若是有人管理的话还好,若是日后我们这一批人都没了,到时候他们要是争权了该怎么办?谁的势力最强?谁的弱,难免会有一场争斗的。”
陈麟大笑:“那不是更有意思?总比我这个老头子整天对着数据报表强。”
就在这时,通讯屏幕亮起,前线指挥官的身影出现:“报告!我们在敌方旗舰残骸中发现……”
“直接说重点。”
陈麟打断道。
“是!发现张明远的冷冻舱,生命体征稳定。”
李天云手中的酒杯突然一颤,红酒洒在制服上。
……
三日后,红龙协会总部顶层会议室。
陈麟望着窗外飘落的樱花,手指轻轻敲击着檀木桌面。
会议室的全息投影仪缓缓亮起,前任会长张守仁的影像逐渐清晰——这位已经退休二十年的老人正在火星疗养院的花园里修剪盆栽。
“听说你要撂挑子?”张守仁头也不抬地说道,手中的园艺剪精准地剪下一截枝条,“我当年可是干到七十五岁才退的。”
李天云操控着悬浮轮椅滑到投影前:“得了吧老张,你最后那几年天天嚷嚷着要退休,要不是我拦着……”
“咳咳!”
张守仁终于抬起头,锐利的目光透过全息投影扫视着两人,“说正事,候选名单拟好了吗?”
陈麟调出一份加密文件,数百个全息档案在会议室中央展开:“初步筛选了三百二十人,都是各领域的顶尖人才。”
张守仁眯起眼睛,随手点开几个档案:“这个不行,太优柔寡断……这个也不行,去年在冥王星前哨站的决策有问题……”
“你倒是和年轻时一样挑剔。”
李天云笑着摇头,突然指向某个档案,“我觉得这个不错,天狼星殖民地的总工程师,解决过三次生态圈崩溃危机。”
陈麟却皱起眉头:“技术型人才未必适合统筹全局。”
他调出一组数据,“过去五十年里,百分之七十的技术专家型会长都在任期内出现了……”
“停停停。”
张守仁突然摆手,“你们这样筛选太机械了。”
他放下园艺剪,影像突然切换成三十年前的红龙协会总部,“看看这个。”
画面中是年轻时的陈麟,正在会议室里和一群老院士争得面红耳赤。
“当时所有人都说你太年轻、太激进。”
张守仁意味深长地说,“但现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